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观察常规保守治疗及合并采用苗医丰氏推拿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节段三维空间位置的影响,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其颈椎节段三维空间位置的改变有无差异及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03月至2017年03月在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的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风寒阻络证)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包括艾灸、中药熏蒸、中药封包等相关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合并采用苗医丰氏推拿手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全颈椎三维CT扫描,所获得原始容积数据利用ITK-SNAP重建软件,对颈椎各节段椎体骨骼的空间位置进行重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3~C7椎体节段三维空间位置的数据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C3~C7椎体三维空间位置治疗前后数据变化值的比较结果如下:(1)X轴(冠状轴):两组患者C3~C7椎体三维空间位置改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3~C7椎体三维空间位置改变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Y轴(垂直轴):两组患者C3~C7椎体三维空间位置改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3、C4椎体三维空间位置改变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C5~C7椎体三维空间位置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Z轴(矢状轴):两组患者C3~C7椎体三维空间位置改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3~C6椎体三维空间位置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C7椎体三维空间位置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节段三维空间位置。再结合苗医丰氏推拿手法治疗后,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节段三维空间位置改变更为明显;从Z轴(矢状轴)变化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均能使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向正常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合并丰氏推拿手法治疗者恢复程度优于单纯常规保守治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