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红杉邻体干扰与竞争特性的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ou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分布区极其有限,仅分布在陕西秦岭山地2600~3600m海拔范围内。它是秦岭地区最上线的唯一乔木树种,是该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稳固山石、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竞争是影响植物形态、结构、生活史等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环境资源不能满足植物最大需求时,植物间会产生竞争。植物间的竞争关系是植物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物种保护有重要意义。植物固着生长的特性决定了其竞争往往发生在邻体植物之间,邻体植物间的竞争,也称为邻体干扰。有关太白红杉邻体干扰与竞争特性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对此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 1 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径级基株所受的邻体竞争强度(平均竞争强度和总竞争强度)与影响范围的关系,结果是:①邻体的平均竞争强度随影响范围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下降较快,而超出该范围后下降的幅度减小,可以此为依据来确定邻体范围;②基株径级不同,邻体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忽略径级的情况下,太白红杉的邻体范围为6m;③邻体总的竞争强度和影响范围之间的关系服从对数函数关系(CI=AlnC+B)。结果表明,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能有效地确定竞争范围,提出了确定植物邻体竞争范围的新方法。 2 大多研究表明,没有适合所用物种的竞争指数,应根据研究对象选择相应的竞争指数。对太白红杉的研究表明:①竞争指数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通过比较分析4种有代表性的植物竞争指数的预测效果,发现张跃西(1993)提出的包含对象木胸径、竞争木胸径及对象木与竞争木距离的竞争指数能客观反映太白红杉群落植株间的竞争关系。 3 以6m为竞争范围,采用张跃西的竞争指数定量分析了太白红杉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结果表明:①随对象木(基株)胸径的增大,由于太白红杉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密度调节作用,植株距离增加,种内竞争强度降低;②太白红杉分布的海拔较高,群落内其它物种较少,个体普遍偏小,种间竞争相对较弱,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顺序为:太白红杉—太白红杉>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太白红杉>牛皮桦(Betula utilis)—太白红杉>其他树种—太白红杉。③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当太白红杉胸径达到35cm以上时,竞争强度几乎没有变化,所得的预测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太白红杉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高考政策的出台对于教师而言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这意味着教师要根据现有政策修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教学观念,而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始料未及的状况。新的高考政策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进行的改革,目的在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自我创新意识。在面向高考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勇敢地应对高考,克服恐惧心理。  关键词: 新高考
干扰素是最早以基因工程技术制成药物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细胞因子类蛋白质,该家族是动物机体内抵抗异源物入侵、启动早期的免疫反应以及调节机体内免疫过程的重要成员。它是目
摘 要: 为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需要采取有效的师生互动策略。只有将师生的情感互动和高层次的认知互动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师生对话,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启发式教学 有效提问 评价机制  师生对话也就是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主要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为了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仅仅只是认知互动是无法起到锻炼学生思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呢?我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对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
线粒体DNA(mtDNA)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已成为鱼类进化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遗传标志,mtDNA 分析技术在国外已被遗传学家用于鱼类种群遗传结构及品系鉴定
摘 要: 现如今是一个科技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新世纪。科技的进步,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随着社会经济的信息化与全球化,创新型人才的储备与培养逐渐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能力普遍不强,为了改变这一教育现状,国家教育局制订相关计划,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与国家兴衰存亡相提并论。数学作为科技发展的桥梁,是培养创新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