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分布区极其有限,仅分布在陕西秦岭山地2600~3600m海拔范围内。它是秦岭地区最上线的唯一乔木树种,是该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稳固山石、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竞争是影响植物形态、结构、生活史等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环境资源不能满足植物最大需求时,植物间会产生竞争。植物间的竞争关系是植物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物种保护有重要意义。植物固着生长的特性决定了其竞争往往发生在邻体植物之间,邻体植物间的竞争,也称为邻体干扰。有关太白红杉邻体干扰与竞争特性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对此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 1 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径级基株所受的邻体竞争强度(平均竞争强度和总竞争强度)与影响范围的关系,结果是:①邻体的平均竞争强度随影响范围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下降较快,而超出该范围后下降的幅度减小,可以此为依据来确定邻体范围;②基株径级不同,邻体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忽略径级的情况下,太白红杉的邻体范围为6m;③邻体总的竞争强度和影响范围之间的关系服从对数函数关系(CI=AlnC+B)。结果表明,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能有效地确定竞争范围,提出了确定植物邻体竞争范围的新方法。 2 大多研究表明,没有适合所用物种的竞争指数,应根据研究对象选择相应的竞争指数。对太白红杉的研究表明:①竞争指数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通过比较分析4种有代表性的植物竞争指数的预测效果,发现张跃西(1993)提出的包含对象木胸径、竞争木胸径及对象木与竞争木距离的竞争指数能客观反映太白红杉群落植株间的竞争关系。 3 以6m为竞争范围,采用张跃西的竞争指数定量分析了太白红杉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结果表明:①随对象木(基株)胸径的增大,由于太白红杉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密度调节作用,植株距离增加,种内竞争强度降低;②太白红杉分布的海拔较高,群落内其它物种较少,个体普遍偏小,种间竞争相对较弱,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顺序为:太白红杉—太白红杉>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太白红杉>牛皮桦(Betula utilis)—太白红杉>其他树种—太白红杉。③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当太白红杉胸径达到35cm以上时,竞争强度几乎没有变化,所得的预测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太白红杉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