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籽粒中可溶性糖及其组分的遗传解析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富含植物蛋白、油脂和碳水化合物,其营养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大众养生的青睐。大豆籽粒碳水化合物一般占籽粒物质含量的25%-30%,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多达16%,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可溶性糖及其组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大豆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研究不同类型大豆可溶性糖组分及其含量对其遗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种质创新和利用实验室构建的由128个株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及6份不同进化类型大豆品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溶性糖及其组分含量、相关的农艺性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可溶性糖及其组分含量均呈现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棉子糖基因型和环境(不同年份)互作差异极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3年间总糖含量与蔗糖含量、棉子糖含量、水苏糖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所有材料可分为4类,其中第三类群在3年间均表现为蔗糖、总糖含量最高;第四类群在3年间均表现为葡萄糖含量高,其他组分含量低。2、分析大豆可溶性糖组分的进化规律,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在葡萄糖、棉子糖含量上差别不大,在蔗糖、水苏糖含量上差异显著。野生大豆蔗糖含量最低,水苏糖含量较高,栽培大豆蔗糖含量最高,水苏糖含量最低,半野生大豆介于两者之间。可溶性糖组分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分析表明百粒重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水苏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三粒荚数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百粒重是大豆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进一步分析表明在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的演化过程中,蔗糖含量增加,水苏糖含量下降。3、分析大豆可溶性糖组分的遗传模型,表明葡萄糖在2017、2018和2019年的遗传模型为4MG-AI、2MG-CE和0MG;蔗糖在2017、2018和2019年的遗传模型为0MG、2MG-CE和2MG-CE;棉子糖在2017、2018和2019年的遗传模型为2MG-CE、2MG-CE和3MG-AI;水苏糖在2017、2018和2019年的遗传模型为0MG、2MG-CE和4MG-AI。进一步表明蔗糖和棉子糖在2年均表现为2MG-CE的遗传模型。4、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状共检测到20个QTL位点,分布于第1、2、3、4、6、8、10、11、12、13、17和20这11条染色体上。其中在10号染色体72.231c M-87.740 c M区间内检测到了控制水苏糖含量的稳定位点。在11号染色体96.881c M-97.529 c M区间检测到了一个贡献率较大的位点,为控制2019年蔗糖含量相关的位点。5、大豆农艺性状共检测到14个QTL位点,分布于第2、3、6、8、11、15、17和18这8个染色体上。其中在11号染色体103.5 c M-105.5 c M区间同时检测到控制株重和单株粒重的QTL。6、筛选出可溶性糖组分相关的2个候选区间,对其进行基因注释,共注释到293个基因,其中双亲间有多态性的基因有180个,两个与糖代谢有关的基因,分别为Glyma.10g154400和Glyma.11g136200,该基因功能需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β-防御素Gallinacin-3(Gal 3)是鸡体内最重要的抗菌肽,除了具有直接的杀菌、抗病毒作用外,它还参与机体免疫反应,有重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本文构建了表达鸡β-防御素的大肠杆菌系统、研究了重组鸡β-防御素在大肠杆菌系统中高水平表达规律和复性工艺,为规模化生产建立了技术基础。 本试验共分三部分:①鸡β-防御素的克隆 编码Gal 3的cDNA通过PCR法引入酶切位点,与pGEM-T载体
本论文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蚜虫分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概况,从蚜虫与寄主的关系、蚜虫防治、蚜虫区系研究出发,从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寄主植物多样性等角度,系统研究了蚜虫物种多样性,对山西野生草本植物上的蚜虫种类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并主要采用比较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采自于山西省各地、包括晋中、晋南、晋东南、吕梁地区、忻州以及大同等地区野生草本植物上的蚜虫,共计155个采样进行了
骨骼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况,轻微损伤可以通过自然愈合恢复,然而肌肉的自愈能力是有限的,严重损伤则会造成不可逆瘢痕形成甚至骨骼肌功能丧失,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身体功能缺陷和体内平衡失调。肌纤维再生是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必要条件,促进再生肌纤维的形成和生长是帮助骨骼肌损伤恢复的最佳途径。本研究采用C57BL/6J小鼠构建腓肠肌损伤模型,小鼠每日接受10 U的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连续数日,进行了表象
【目的】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S)是肉鸡的三大主要营养代谢性病之一,严重影响肉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缺氧是诱发此病的“总开关”。以往对该代谢综合征的研究主要围绕发病过程中肺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而对物质及能量代谢变化的研究相对薄弱;而代谢异常才是代谢性疾病的根本问题。本试验室前期的研究发现,PHS肉鸡肺动脉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肉鸡,说明MIF参与了肉鸡
为了解炭化温度以及原料含水率对柠条生物炭性能的影响,将不同含水率的柠条原料置于炭化温度为200、300、400、500和6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炭化1 h),然后,测定柠条生物炭的工业组成、比表面积等基本特征,同时利用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等仪器分析生物炭的官能团以及元素组成,以及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对柠条生物炭进行了孔结构分析,同时,利用FHH模型进行了孔隙分形维数计算,并基于H/C原子比对柠
过量化肥及农药施用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严重损害土壤环境,而且制约着农作物生产效率及农产品的安全性。为建立有效解决方案,诸多研究聚焦于环境友好型植物生物刺激素的研发及应用,以期提高农作物产量、营养品质和植物抵御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光自养微藻是研发新型植物生长刺激素的优异生物资源。已规模化生产的螺旋藻(Spirulina),含有丰富的功能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藻细胞耐碱性极强。螺旋藻多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仍处于严峻形势,水土流失的持续发生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变得极为脆弱,甚至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而水文是泥沙的重要载体,因此对流域水文的监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借助模型模拟是研究水文泥沙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AnnAGNPS模型与SWAT模型应用最为广泛,两个模型在模拟流域水文及泥沙侵蚀方面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但两个模型结构、算法以及参数等内部机理较为复杂,且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
糖尿病(DM,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随之增多,其中二肽基肽酶-4(DPP-4)是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新靶点。据研究报道一些益生菌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肽酶-4(DPP-4)的能力,因而可以使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分解减慢,以此来推迟并延缓糖尿病人餐后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物学性状,其产生的机理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析。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能量代谢异常会影响花粉正常发育,导致细胞质雄性不育。丙酮酸脱氢酶系作为能量代谢中的关键酶,其活性及调节与花粉发育有关。作为线粒体中能量代谢的主要调节酶,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PDP活性的改变会引起丙酮酸脱氢酶PDC活性调节稳态被打破,导致能量代谢途径异常。PDP可以利用磷酸水解酶特性解除PDC的磷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更加突出,对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树种的选择与规划是城市绿地建设的必然选择。树种的观赏特性是树种选择配置的主要依据,通过对树种的不同园林用途进行观赏特性定量评价,客观准确地把握城市适宜树种的观赏特性,是城市绿地树种选择应用的基础和现实需要。本研究以太原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基础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