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AP的移动支付安全策略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sjkdhfjkhasdjklfh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传统电子商务的延伸,借助WAP技术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正在迅猛发展。移动支付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标准。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AP的移动支付安全策略。本文主要从移动支付业务模型和加密方案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支付模型,ECC复合动态输入法,ECC复合AES加密算法,Kailar逻辑等。首先从宏观上设计支付模型。对目前较有影响力的三种基于WAP的移动支付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相应的优化。对流程进行了细化、设计了合理的数据流与消息参数并设置了时间戳标记。然后是加密方案的设计。将加密方案分为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支付密码加密方案,另一个是交易信息加密方案。对于输入密码加密方案,采取了复合的动态输入加密法,用动态输入法完成对密码的两次加密,然后用ECC加密动态输入法密钥,提供对密码的双重保护;对于交易信息加密方案,采取了ECC复合AES加密算法,即采用AES加密交易信息,然后采用ECC算法对AES密钥进行加密。这样既能保证交易信息的加密速度,提高效率,又能保证加密密钥的安全,提高整体的安全性。此外,还应用了数字签名以及CA证书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最后分别从理论方面和实际编程方面对论文中的安全支付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验证与加密方案实验。既通过Kailar逻辑验证了支付模型的安全性,又实验证明了支付模型中加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最终,本研究工作为移动支付相关的研究课题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网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的传感器节点自组织构成的网络,正确可靠的网络协议是该网络自组织高效运行的基础。在无线传感网自组织协议验证手段中,模型检验是一种形式化自动
图像分割是把图像划分成各具特性的子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它是对图像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的基础。在已提出的图像分割方法中,很多方法都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但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融合多领域前沿科技于一体,有寻常网络难以企及之优势,其未来发展不可限量。迄今为止,WSN在深海探测、航空航天、救灾抗震等领域已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硬件成本下降以及图像视频处理各种算法不断推陈出新,视频处理技术在工业、商业以及民用方面已经达到实用的阶段。在视频处理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虚拟广
遥感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让我们的信息来源更加的广泛,给各个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在拍摄的过程中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如热噪
大众标注(Folksonomy)的概念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出现,它重视用户参与,通过邀请用户参与标注过程,可以达到知识共享和用户交互的目的,能挖掘用户标注中潜在的偏好。凭借自发性和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军民两方面都有重要应用价值。SAR图像的成像原理与光学图像不同,研究SAR图像去噪方法有重要意义
由于计算机及网络的飞速发展,因特网上的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当使用通用搜索引擎来搜索相关的信息时,准确率越来越令人难以接受,有时候甚至访问了几十个页面都无法找到所需的内
近年来,网络攻击的巨大威胁和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了不同组织的高度关注。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一个保护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可用性的反制手段,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研究人员将
随着计算机在个人用户的大量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用户和网站数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方式,于是网络上的信息也以海量方式增长如何从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中准确的提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