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丘陵区不同林分保水保肥功能及价值评估 ——以崇义县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uoq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赣南丘陵区红壤土极易遭受侵蚀,以及降雨量大且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赣南丘陵区一直以来是我国水土流失现象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且近年来,随着赣南丘陵区果林业的迅速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收益,大面积的人工经济果林种植造成了大量天然林被破坏,降低了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风险。本文以赣南丘陵区崇义县境内两种主要天然林(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以及两种典型人工经济果林(脐橙林和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点采样以及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持水性能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和固土保肥功能及影响因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林分水土保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明确不同林分水土保持能力的差异性,同时利用替代工程法和市场价值法对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和固土保肥价值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可为赣南丘陵区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种林分枯落物蓄积量范围为9.19~16.70 t·hm-2,以针阔混交林最大,茶林最小;四种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范围为14.43~31.02 t·hm-2,相较于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脐橙林和茶林持水性能显著降低;四种林地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其中土壤容重均值以脐橙林最大为1.22 g·cm-3,毛竹林最小为1.03 g·cm-3;相较于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脐橙林和茶林土壤层持水能力和入渗性能显著降低。总的来说,林分整体水源涵养能力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毛竹林>茶林>脐橙林,土壤稳渗速率是影响林分整体水源涵养能力的主要因素。(2)通过运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四种林分固土功能进行分析,得出四种林地土壤流失量范围为3.387~20.175 t·hm-2·a-1,以茶林最大,针阔混交林最小,土壤保持量以针阔混交林最大为48.543 t·hm-2·a-1,其次为毛竹林,脐橙林和毛竹林相较于针阔混交林分别降低了33.78%和34.58%。通过对各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全钾进行测定,得到四种林地保肥量:针阔混交林(1.881t·hm-2·a-1)>茶林(1.483 t·hm-2·a-1)>毛竹林(1.045 t·hm-2·a-1)>脐橙林(1.023t·hm-2·a-1)。(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种林地水土保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各林地水土保持能力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毛竹林>茶林>脐橙林。综合分析各林分水土保持能力影响因子,得出土壤稳渗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是影响林分水土保持能力的主要因素,能够较好地反映林分整体水土保持能力。各林分水源涵养价值大小排序:针阔混交林(25.99亿元·a-1)>毛竹林(12.83亿元·a-1)>茶林(1.46亿元·a-1)>脐橙林(0.63亿元·a-1),表明两种天然林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涵养水源效益显著优于两种经济果林(脐橙林和茶林)。各林分固土保肥价值大小排序:针阔混交林(25.99亿元·a-1)>毛竹林(12.83亿元·a-1)>茶林(1.46亿元·a-1)>脐橙林(0.63亿元·a-1),表明相较于脐橙林和茶林,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在固土保肥效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他文献
实验目的:心脏纤维化是心血管疾病晚期最常见的病理改变,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成年心肌细胞不具备再生能力,在心脏受到感染或机械、化学损伤后常导致心肌细胞不断减少,炎性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多并活化成肌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分泌增多并改变基质胶原成分,进而发生心脏纤维化。心脏纤维化是心肌细胞损伤后的一种修复机制,然而,纤维化后引起的心脏收缩能力下降、心电传导障碍,导致心脏顺应
生物酶参与人体中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与人体机体的正常运转密切相关。生物酶活性和含量异常可能会导致人体患上相关的疾病或者指示机体器官出现异常。因此,检测人体中的生物酶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可调谐的表面化学性质以及特殊的光学性质而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利用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催化性质及信号放大作用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方法用于三种不同生物酶的检测,分别为酪
广西百色市右江河谷台地区是百色市人口最集中、耕地较连片、土地较肥沃的区域,是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由于区域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灌区沿江田高水低,造成大部分农田、果园无可靠灌溉水源,属于广西三大旱片之一的桂西北旱片,历史上曾多次进行规划和建设,均未能彻底解决右江河谷大面积灌溉问题。为了解决该区域干旱缺水问题,本文在总结百色市右江河谷台地区灌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独特的地形地貌、特色产业结构、水源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社会对中职教育质量的要求空前提高,中职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就业技能之间的矛盾摆到了人们面前,必须加以解决。一所中职学校是否具备社会竞争力,关键要看是否拥有一支可以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生产需求的技术人才的教师团队,换
目的:CD8+T细胞在先天性抗肿瘤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CD8+T细胞功能障碍已在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内的各种恶性肿瘤中得到证实。探索人类非小细胞肺癌中CD8+T细胞功能障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q RT-PCR检测NSCLC组织,外泌体和细胞系中circ USP7的表达。使用超速离心法和Exo Quick Exosome Precipitation Solution试剂盒从NS
TNK1(thirty-eight-negative kinase 1)作为胞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的ACK家族成员,通常与受体偶联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即在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哺乳类TNK1参与抗病毒免疫、调控细胞的凋亡,但是关于鱼类TNK1的功能还未见报道。JAK-STAT经典信号通路以STAT为核心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和免疫应答。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蛋白STAT是一类重
全球75%的农作物和90%的野生植物都直接依赖昆虫为其传粉,从而实现有性生殖。传粉昆虫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还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野生传粉昆虫正在经历着第6次多样性持续减少,每十年平均丧失约1%~10%的多样性。由于传粉昆虫减少,资源匮乏、粮食短缺等世界性问题的日趋严重,传粉昆虫学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采用样线、灯诱和巢管等3种
池蝶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珍珠蚌之一,其培育的珍珠粒径大、光泽度好、品相佳。本研究通过探究池蝶蚌染色体核型,对雌蚌和雄蚌全长转录组进行分析,并对五个温度处理下的池蝶蚌性腺进行二代转录组测序,最终得出温度对池蝶蚌性别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池蝶蚌性别调控机制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池蝶蚌有38条染色体,染色体实际长度范围在2.60~4.76μm之间,平均长度为3.51μm;19对染色体中有1
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细胞类型多且复杂,细胞间普遍存在异质性,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占主导地位的功能调节系统,只有彻底了解神经系统的细胞类型及其分子机制,才能更好地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单细胞转录组学的出现为研究细胞间异质性提供便利,它主要以无偏见的方式获取单个细胞的信息,使得我们对组织的研究不再是获取混合细胞群的信息。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发现成年小鼠第四脑室存在静息态干细胞,并且损伤第四
赣江作为鄱阳湖水系最大河流,对鄱阳湖水系的鱼类多样性保护与修复有不可替换的作用。随着赣江上水利枢纽的逐渐增多及多种人为扰动因素胁迫的日益加剧,使得赣江的鱼类资源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论文基于2014-2018年赣江的渔获物调查数据,并结合文献资料,运用聚类、排序、分类多样性、β多样性等方法分析了赣江鱼类群落与种类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同时,基于2019年5-6月赣江丰城段的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数据,对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