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安徽工人“去商品化”行动方式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764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在给安徽带来巨大的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安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紧张,安徽私营企业工人的行动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状态,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安徽私营企业工人的行动方式?安徽私营企业工人为什么呈现出这样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会如何影响未来安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发展趋势?这成为了中国工人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结构主义的视角,将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融入对于工人行动方式的研究之中。通过2011年安徽大学211三期重点项目《安徽劳资关系实证研究》调查过程中访谈和问卷所得到的信息与资料。结合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查阅的方法。将安徽私营企业工人作为结构主义研究的一个案例。为了对安徽私营企业工人去商品化的行动方式进行研究,为了探究安徽工人行动方式的形成原因,我们将1987年改革开放作为分析的起始时间点,进行了四个环节的分析。首先从中国社会新生的市场入手,分析自由流动的资本对于中国社会的冲击以及对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影响;然后考察中国社会政策的变迁,对中国的社会政策进行历史的分析;再从社会中层关系入手,考察改革开放前的劳动关系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劳资关系;最后观察各种社会结构因素对安徽私营企业工人个人社会关系的具体影响。在分析完安徽私营企业工人去商品化行动方式的形成原因后,我们考察安徽工人去商品化行动方式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结构的影响。这样,在理论上,我们可以将劳资关系研究的重点从宏大静态的社会结构因素研究转移到了对于劳资关系中行动者与社会结构之间互动再造的过程研究。形成了完整的过程描述,社会宏观因素影响社会中层关系,并且与中层关系一起影响了个人新社会关系与个人新特征的形成,而个人的行动则是基于个人新的社会关系以及新的个人特征。个人的行动方式形成了一个个新的社会事件,促进了新的社会中层关系以及社会组织的形成,进一步影响到社会宏观结构的变迁。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这是一个动态生动的过程。同时通过对安徽劳动者行动逻辑的分析,结合当前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本文还对未来劳资关系与工人行动的发展做出了预期。
其他文献
族际间的差异是产生族群认同的基础条件,而我国各民族所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正好为族际互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族群成员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下产生了自我族群意识,从而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播音主持行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能够满足新时期人们对播音主持的要求,不断提升播音主持质量,提升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磷是铬铁中重要杂质元素之一 ,其含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其使用要求。铬铁中磷的测定方法有磷钒钼黄法 ,氟化钠 -氯化亚锡法 ,有机试剂萃取 -钼蓝光度法。本文采用铋盐抗坏血酸钼
2006年6月以来,我区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着眼于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推进农村“八桂先锋行”活动深入开展,谱写了农村党员素质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自身的经济状况。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断凸显,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父母外出务工时不
在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步入“新常态”,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之下, J市煤炭产业由“一煤独大”的黄金发展期陷入行业亏损的发展困境。2015年,J市GDP增速降至冰点,跌破4%,大
快速老龄化形成了庞大的老年人口群体。在老年人口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现实条件下,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而出现的新兴群体,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术界已经对农民工、新生代农民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渐完善,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广告业要提高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