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八六年三月,《天水放馬灘秦簡》在甘肅省天水市出土,这批竹簡整理成為四六一枚,內容分甲種《日書》、乙種《日書》和《志怪故事》三類,其中甲種《日書》,七十三枚、乙種《日書》三八一枚,《志怪故事》七枚。《放簡》自出土以來,竹簡的釋讀、綴合工作,以及其所記載的文化、曆法等內容的研究已有所成就。然而從語言層面對詞彙進行系統研究的卻尚未有過。因此,本文擬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運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對整個《放簡》的詞彙進行系統的整理和分析,以期對漢語詞彙史的研究有所補益。全文一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介紹當前秦簡研究及詞彙研究的情況,綜述研究成果。指出本文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意義,介紹本人所要採取的研究方法與擬解決的問題。第二章為材料的鑒別與整理。这一章分兩個部份,第一部份要排除無法進行類編的字詞;第二部份對存疑字詞進行梳理。这兩部份的材料都不纳入第三章的詞彙分類研究。第三章為詞彙分類研究,在逐詞分析整理的基礎上,將詞彙進行詞性及詞義類屬的劃分。最後對本文中出現的實詞進行義項匯總:宗教曆法類詞彙370個,生產生活類詞彙159個,法律行政類56個,心理品性類8個,疾病類12個,方位類26個,有關身體部位47個,物名類8個,稱謂類37個,行為動作類76個,描摹類詞75個,時間105個,人名18個,地名7個,干支61個,天干10個,地支13個,其他類81個。这一結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放簡》詞彙系統的大致情況。第四章為詞彙的計量研究,逭部份是《放簡》詞彙系統研究的重要構成。这一章包括詞頻分析、詞性分析、多義詞分析三個方面。通過定量分析得出結論:1、宗教曆法類詞彙佔據主要地位;2、名詞是發達程度最高的詞彙;3、《放簡》中的一詞多義現象仍不普遍。第五章為專題研究,包括《放簡》複音詞研究及《放簡》人名探討,兩部份內容都是以第三章《放簡》詞彙分類研究為基礎進行的。第六章為結語,概括了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