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二氧化碳(CO2)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升高,引起了严重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因此开发新技术、新材料实现CO2的资源化和能源化是减缓环境问题和能源短缺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碳(CO2)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大气中CO2浓度逐年升高,引起了严重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因此开发新技术、新材料实现CO2的资源化和能源化是减缓环境问题和能源短缺的有效手段。通过电化学还原CO2(CO2RR)制备碳基燃料(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甲酸等)是实现CO2综合利用的绿色技术。然而,CO2RR技术仍面临以下问题亟需解决:1)CO2分子稳定性高,所需反应电位较高;2)催化剂有效传质通道少,CO2RR转化率较低;3)CO2RR反应路径复杂,对产物的选择性较差;4)传统贵金属催化剂成本高,稳定性较差。增加晶界、构筑超薄结构、合成小尺寸颗粒等手段可以增加催化剂活性位点;构建独特的纳米多孔结构,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传质。对此,本文分别研究了超细Ag纳米线及纳米多孔Sn基电催化剂的CO2电还原行为,对催化剂特有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及机理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了其表面结构及其电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大规模制备具有超细直径(35 nm)、高长径比(>1000)的银纳米线,纳米线之间交互连接形成大比表面积聚集孔结构。其在-0.8~-1.3 V(vs.可逆氢电极(RHE))的还原电位下,可将制备的合成气CO/H2摩尔比从1:1调节到4:1;在-0.9 V vs.RHE的电位下对CO的法拉第效率达到~80%;在12 h的稳定性测试过程中,电流密度及CO法拉第效率稳定不变。(2)采用阳极氧化法,在不同电位下制备具有高表面积(90.1 m2 g-1)、大孔隙率(0.74 cm3 g-1)和丰富晶界的纳米管Sn O2-AOx气凝胶,其中,Sn O2-AO10气凝胶在-0.8 V vs.RHE电位下对CO2RR表现出高达95%的法拉第效率(FE),对甲酸有73%的高选择性,且具有12h的长稳定性。结合理论计算进一步探究了气凝胶的结构、成分与电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3)以葡萄糖(C6H12O6)和二水合氯化亚锡(Sn Cl2·2H2O)为原料进行球磨及碳化处理,低成本、大规模的制备了Sn-Sn O2/C800,并研究了其在CO2RR处理模拟烟道气(调整混合气N2/CO2含量比)中的行为。在-0.8 V vs.RHE电位下测试催化剂在CO2含量为100%、90%、80%、50%、25%、15%气氛下的电还原反应,结果表明,当CO2含量为15%时,CO2实现了完全转化,初步说明由于体系中N2的引入,促进了CO2电还原反应的进行,其深层机理仍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肾透明细胞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研究表明circ RNA在人类肿瘤中表达失调,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circ 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病和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目前知之甚少。研究方法本课题首先对3对本院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进行环状RNA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表达失调的circ RNA。随后,从The Cancer Genome Atl
目的: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常规的化疗对胶质瘤疗效不佳。仅有少量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在颅内达到有效浓度,但是这些化疗药物也极易导致耐药。肿瘤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某些实体瘤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颅内的免疫环境特殊,加之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因此目前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也没有取得显著疗效。免疫佐剂poly(I:C)在部分实体瘤的治疗中能显著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人们对消费品的要求从满足基本功能逐步向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转变。当前制造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条件下,同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器件效率从3.8%提高到现在的25.2%,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已有公司对该类电池进行试生产,限制其组件商品化的关键问题是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问题。因此,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差的根本原因是钙钛矿自身的结构不稳定所导致的,尤其是在光、氧、水和受热等敏感条件下,钙钛矿更容易发生负面离子迁移,进而加速分解。而低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冲气上逆,瘀血阻络”新病机理论指导下针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以期为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寻求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推广。方法:采用单盲、对照、随机的研究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将符合标准的56例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试验组在“冲气上逆,瘀血阻络”新病机理论指导下拟方、选穴,采用平冲降逆化瘀通络
三氯生(TCS)是一种新兴的有机污染物,应用广泛且性质稳定,在环境中大量积累会产生潜在的环境风险。甲烷是除CO2以外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而淹水土壤是其重要的来源。本文选
多输入源多负载的多端口联合供电系统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双输入双输出直流变换器是多端口变换器的一种典型结构。随着电力电子领域的发展以及新能源供电方式的普及,这种变换器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双输入双输出直流变换器的应用场景。并按多端口直流变换器的分类,研究了几种典型拓扑。通过分析各种拓扑优缺点,按照设计指标选取了主电路拓扑。通过对不同控制方式的比较研究了适合于该拓扑的控制方
石墨烯/硅(Gr/Si)肖特基结太阳电池因其与室温制程工艺兼容且有望实现制备低成本光伏器件而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石墨烯与硅之间的界面势垒调控是减少过剩载流子复合、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的关键,在Gr-Si界面引入修饰材料的界面工程是进一步提高Gr/Si基太阳电池性能的重要策略,但该方法对大多数界面改性层的厚度都有严格要求(一般小于2 nm),这无疑增加了器件组装工艺的技术成本,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该
碳-碳键形成是构建复杂化合物分子的关键步骤,碳亲核试剂与缺电子烯烃的共轭加成反应是碳-碳键形成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有大量研究报道了α,β,γ,δ-双不饱和烯烃与碳亲核试剂的1,4-共轭加成反应,但关于1,6-共轭加成反应的研究尚不完善。对亚甲基苯醌化合物(p-QMs)具有独特的化学特性,能很好地控制反应的1,6-区域选择性,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p-QMs的1,6-共轭加成反应成为了合成复杂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