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响应性双药共传递聚合物胶束体系的构建及其在肿瘤联合化疗中的应用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其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加有效的药物制剂和治疗方法。目前,化学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癌症及其转移、复发的一线方法。但是,由于化疗将对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造成严重的副作用,同时会诱导多药耐药性(MDR)的产生,所以化疗过程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科学家越来越认识到由于MDR、副作用大、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单一的化学药物治疗过程并不能有效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其临床疗效急待提高。多药联合治疗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之中,其不仅能缩短治疗周期,同时利用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药物制剂对肿瘤的治疗效率。然而,要将不同药物负载到同一制剂并发挥其协同作用,同时控制化学药物对人体副作用,药物载体的选择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聚合物胶束优异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癌症治疗中,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其它药物载体相比,聚合物胶束具有水溶性高、体内循环时间长以及具有靶向功能等优点,其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抗肿瘤效果。同时,为减小化学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基于肿瘤细胞微环境而设计的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胶束近年来也受到了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由于其具有生物相容性高、可控药物释放等功能,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胶束作为一种理想的多药联合传递载体材料,已经展现出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良好前景。本课题中制备了不同类型的刺激响应型的电荷转换双药共传递聚合物胶束,同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对其药物释放、体内外肿瘤抑制实验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肿瘤联合化疗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的基础数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课题中制备了一种pH还原响应性电荷转换共聚合物载药纳米胶束。首先制备含有二硫键的小分子化合物二硫代二丙酸酐(DTDPA);再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 PEG-OH)和聚乳酸(PLA-OH)分别与DTDPA键连制备了含二硫键聚乙二醇m PEG-ss-COOH和含二硫键聚乳酸PLA-ss-COOH。然后利用聚乙烯亚胺(PEI)制备了嵌段共聚物(PLA-ss-PEI-ss-PEG)。然后将具有靶向功能的叶酸(FA)键连于PLA-ss-PEI-ss-PEG,制备靶向嵌段共聚物FA-PLA-ssPEI-ss-PEG(Ps EEL)。通过2,3-二甲基马来酸酐(DMMA)修饰阿霉素(DOX)分子,制备DOX-DMMA。将上述制备的DOX-DMMA和紫杉醇(PTX),与Ps EEL分别通过静电作用和亲疏水作用负载于FA-PLA-ss-PEI-ssPEG中,制备电荷转换共聚物载药(Ps EEL-DOX/PTX)纳米胶束。本课题中利用1H-NMR、XPS、GPC、DLS、UV-Vis、荧光光谱、拉曼散射光谱以及TEM等表征手段对纳米胶束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粒径分布、微观形貌以及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聚物纳米胶束符合预期化学结构,且其纳米微球结构分散性良好。在酸性条件下,Ps EEL-DOX/PTX纳米胶束能从pH 7.4条件下-6.6 m V转换为9.2 m V。在还原剂GSH条件下,纳米胶束发生降解导致溶胀,有利于药物的可控释放;在10 m M GSH以及pH 5.0的条件下,DOX的释放率可达86.8%,PTX的释放率为61.9%;细胞实验中利用CLSM、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细胞存活率、细胞摄取、内涵体逃逸、细胞凋亡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细胞生物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s EEL在HUVEC细胞中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A-549细胞对Ps EEL-DOX/PTX纳米胶束的摄取表现出pH敏感性以及良好的内涵体逃逸性能。在体内抗肿瘤实验中,探究了不同制剂对肿瘤质量、肿瘤体积、抑制率、小鼠体重的影响,并对肿瘤以及主要器官进行组织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s EEL-DOX/PTX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摄取性能以及对肿瘤的高效治疗作用。综上,本课题中所制备的pH还原响应性电荷转换共聚合物载药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低毒性、电荷转换、pH/还原双响应等特性,其能够在肿瘤部位蓄积,并高效释放药物,提高了抗肿瘤效果,生物系统毒性低,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制剂。(2)本课题中制备了一种pH/还原双响应性电荷转换缩聚物纳米胶束。首先制备了叔丁氧羰基二乙醇胺(DEA-Boc);再将DEA-Boc、姜黄素(CUR)、三乙二醇(TEG)和小分子化合物2’2-二硫代二乙醇以一定比例通过缩聚反应制备含有二硫键的缩聚物P(CUR-ss-TEG-ss-DEA-Boc)。然后利用三氟乙酸制备了脱除Boc保护基团,制备P(CUR-ss-TEG-ss-DEA)。通过2,3-二甲基马来酸酐(DMMA)修饰阿霉素(DOX)分子,制备得到DOXDMMA。通过酰胺化反应将所制备的DOX-DMMA键连于P(CUR-ss-TEG-ssDEA)制备了双药缩聚物纳米胶束P(CUR-ss-TEG-ss-DEA/DOX)。本课题中利用1H-NMR、XPS、GPC、DLS、UV-Vis、TEM以及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纳米胶束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粒径分布、微观形貌以及表面性质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聚物纳米胶束结构符合预期,且其纳米微球结构具有良好的分散性。XPS实验结果表明P(CUR-ss-TEGss-DEA/DOX)中含有二硫键结构;UV-Vis和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药物CUR和DOX的成功键接;在酸性条件下,P(CUR-ss-TEG-ss-DEA/DOX)纳米胶束能从-8.8 m V转换为22.0 m V。在还原剂GSH条件下,纳米胶束发生降解导致溶胀,有利于药物的可控释放。综上,本课题中所制备的pH/还原双响应性电荷转换缩聚物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pH/还原双响应、可电荷转换等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斑蝥为虫类中药代表,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在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突出疗效。近年来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环境、人为等因素致使其野生资源紧缺,难以可持续利用。而当前对于斑蝥的关注点更侧重于资源的应用,对其资源自身的地理分布以及环境变化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尚有不足。斑蝥作为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其药效成分的累计与合成密切相关,可能致使药材质量的差异;同时也容易遭受由土壤环境引入的重金属污染,
学位
目的:评价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对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喂养含3,5-二乙氧基羰基-1,4-二氢-2,4,6-三甲基吡啶(3,5-diethoxy carbonyl-1,4-dihydro-2,4,6-trimethylpyridine,DDC)的饲料6 w建立慢性胆汁淤积小鼠模型,进行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Ershiwuwei Songshi Pill
学位
脲酶作为一些植物、细菌和真菌中发现的镍依赖性金属酶,被证实是多物种的有效毒力因子,在幽门螺旋杆菌代谢中,其毒力是胃黏膜定植所必须的,并且是引发强烈免疫应答的有效免疫原,而乙酰氧肟酸(AHA)作为临床实践中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标准药物,其副作用严重影响了临床使用。研究和开发毒副性小,效果更好的脲酶抑制剂在药物化学中一直是活跃领域。本课题在对脲酶的前期研究中,对多种植物的提取物进行了脲酶活性筛
学位
目的:肝损伤是多种肝胆疾病共同的病理性过程,早期防治尤为关键。两头毛,彝医又称“瓦布友”,是彝族医药临床治疗肝胆疾病的特色药物,临床疗效确切。本研究结合彝医临床用药经验,分别建立CCl4诱导大、小鼠急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系统评价两头毛醇提物对CCl4肝损伤的药效保护作用;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构建两头毛有效部位“成分-靶点-通路”核心网络,对其关键靶点进行功能富集、通路分析及作用机制
学位
鼓藏节是我国苗族社会中极其盛大的祭祖仪式,它通过用神圣庞大的祭品——水牯牛和念诵人神“沟通”的鼓藏经等,让祖先得到“祭品”,保佑村寨平安,人丁兴旺。贵州月亮山区高排苗寨每13年举行一次的大型祭祖盛典——鼓藏节,具有祭祀形式独特、内容丰富、仪规纷繁等特点,仪式中所吹奏的芒筒芦笙曲、“念”的鼓藏经等“音声”始终围绕着鼓藏节仪式场景展开。因此,本文以苗族鼓藏节仪式音乐为具体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
学位
目的:探究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蛋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choline-deficient,MCD)饲料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CD)、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高(Ershiwuwei Songshi
学位
本论文基于“健康中国”、凉山安宁河流域独特可持续再生自然光热康养资源、多民族人文环境对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作用背景思考,以光热康养产业为切口推动民族地区产业振兴。论文从践行新发展理念出发,紧紧抓住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战略机遇;以产业集群、产业融合、资源禀赋等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个案支持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安宁河流域发展光热康养产业得天独厚优势,探索符合安宁
学位
随着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相继设立,越来越多的历史古镇进入大众视线,历史古镇在保持其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也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困境,需要促进古镇的转型发展,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老观古镇在2005年时被评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于2021年入选为为第三批“四川最美古镇”。古镇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但其发展水平与良好的资源优势相差甚远,因此,
学位
《送魂图经》发现于川西南藏族亚族群中,是在丧葬和超度仪式中祭司给亡灵指引送魂路线的苯教经文。前人结合当地祭司的口述和藏文字面意思做过一些翻译和研究,但是当地祭司已经不能解读藏文,又有大量的缩写字和异体字,加上翻译时没有顾及苯教文化背景,所以前人的翻译和研究存在很多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从苯教文化的角度重新对《送魂图经》进行了研究性的翻译和探讨。首先对文献中涉及苯教神灵和鬼怪,以及仪轨等关键词进行了考证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异烟肼-利福平(INH-RFP)、雷公藤多苷(TPGS)、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三种药源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研究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对小鼠药源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基于Keap1/Nrf2与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研究二十五味松石丸改善药源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INH-RFP模型组、二十五味松石丸高(400 mg·kg-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