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冷冻胚胎在试管婴儿技术中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冷冻胚胎为实现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计划而产生。由于我国在冷冻胚胎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目前涉及冷冻胚胎相关法律问题的规范,仅国务院原卫生部颁布的几部部门规章),以及现行民事法律制度及其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是以自然性交生殖为基础,这就自然导致了法院在面临冷冻胚胎相关处置纠纷时的无所适从,以及法院判决的不尽相同。法律的缺失必将带来更多的实践问题,如要妥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冷冻胚胎在试管婴儿技术中的大量应用,越来越多的冷冻胚胎为实现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计划而产生。由于我国在冷冻胚胎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目前涉及冷冻胚胎相关法律问题的规范,仅国务院原卫生部颁布的几部部门规章),以及现行民事法律制度及其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是以自然性交生殖为基础,这就自然导致了法院在面临冷冻胚胎相关处置纠纷时的无所适从,以及法院判决的不尽相同。法律的缺失必将带来更多的实践问题,如要妥善地处理相关争议,就不得不从源头出发。文章通过对司法实践中发生的冷冻胚胎相关法律纠纷案例的分析,发现冷冻胚胎在处置方面存在以下争议,一是夫妻一方中妻子死亡的情形下,丈夫对于冷冻胚胎的权利是否会因胚胎移植不能而消灭;二是夫妻一方中丈夫死亡的情形下,妻子能否进行胚胎移植;三是夫妻双方死亡后,所遗留的冷冻胚胎处置争议等;四是夫妻双方离异情形下冷冻胚胎的处置问题。为了便于研究,根据其是否丧失移植基础条件,将以上争议分为未丧失移植基础条件的冷冻胚胎处置纠纷和已丧失移植基础条件的冷冻胚胎纠纷。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详细的介绍了本文所研究内容的社会背景和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在冷冻胚胎相关法律问题方面的研究现状,发现了目前我国国内过于重视法律属性问题而忽视对于实践至关重要的处置问题的研究;简单介绍了本文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案件的基本情况。以争议焦点、审判思路及判决结果为基础对四个涉及冷冻胚胎相关法律纠纷的案例进行分析,引出此类案件在司法实务中争议较大的问题所在。第三部分法理分析。结合相关法学理论对上文案例中提出的具有较大争议的冷冻胚胎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分别分析了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辅助生殖机构与冷冻胚胎的关系,以及未丧失移植基础条件和已丧失移植基础条件的冷冻胚胎处置问题。第四部分结论与启示。通过上文对冷冻胚胎纠纷中争议较大的问题的法理分析,对冷冻胚胎的处置规则提出见解,并获得一些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启示,以期对我国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提供可靠参考。
其他文献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在维护国家安全、监督制约权力运行、推动深化改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审计工作报告是政府审计成果的集中体现,2003年,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的设立完善了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加强了对行政机关、国有企业及相关负责人的有效监督,促进了政府审计功能的充分发挥。胡泽君审计长明确指出,为了促进我国权力规范运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国有资本和国有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困境家庭青少年却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而在成长道路上阻碍重重。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对上海市J街道的困境家庭青少年群体进行访谈后发现,成长于特殊家庭环境中的他们往往自我认知较低、不自信,缺乏同辈交往能力,情绪易失控,对未来没有规划,究其原因,是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低下,长此以往这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以笔者实习机构中的困境家庭青少年为研究对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金山银山也不如绿水青山”,对如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下新的口号和任务。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减少环境破坏、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满足消费者的利益诉求已成为新的经营目标。但与此同时,近些年,国内外上市公司屡有财务造假丑闻爆出,进行盈余操纵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为。而究其根源,是上市公司利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而进行的有违道德伦理的机会主义行为。
在历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几次失败后,我国职工持股制度的探索陷入了沉寂期。中国证监会于2014年颁布文件《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员工持股制度被重新引入我国资本市场。员工持股计划是长期股权激励制度的一种,员工通过自有资金、公司奖励金或通过杠杆购买公司股票,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委托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并按约定将股份权益分配给职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共享,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对文明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重视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把精神文明的发展也要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全国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下,作为人口规模比较大的II型大城市,其人口规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创建全国文明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政府为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转型,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其不确定性影响着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而银行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一直承担着稳定投资者情绪的职责,因此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对防范并且化解银行业金融风险,平稳资本市场银行股表现及整体市值波动,促进“稳金融”政策目标实现,使银行业更有效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4年上半年至2018年下半年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作为现代政治国家分配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法律所能实现的正义必然意味着利益关系调整的合理。立法所要实现的正义,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基础上的一种和谐状态,因为有利益冲突的存在,才有合理与正义概念的出现。通过法律实现利益调整的平衡,是正义通过法律实现的表现,利益问题决定着法的产生和发展,是法的本质和核心问题,同时也是立法实现正义的判断标准。立法以对社会利
作为新时代发展的竞争点,科技创新在微观层面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途径,在宏观层面推动了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为了应对新时代发展的瓶颈,我们要以上市公司为创新项目的主人翁,把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调动创新积极性上,进而提高企业创新实力、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而创新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不仅需要长期以往的坚持,更需要各项资源的投入,其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影响最
互联网的到来促进了网络购物的兴起。由此,众多学者开始探讨图片呈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的影响。本文也由此展开研究。由于生鲜产品在网络上的市场规模庞大,本文选取了该类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在网络购物的情境下,图片呈现与广告诉求的一致程度是否会对消费者购买生鲜产品的意愿产生影响。在查阅了相关文献后,基于信息处理流畅性,本文提出了主假设:图片呈现与广告诉求的一致程度能够影响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购买意愿。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市场需求减缓,实体企业利润空间收窄,面对整个经济环境中金融行业及房地产行业的高额回报,传统实体企业也想分享超额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到了金融资产的重要性,也有很多企业开始进行获利方式的转换,相比以往的获利途径来看,金融渠道获利这一方式越来越受企业的青睐。这一变化给企业的盈利情况带来了好转,但也同时带来了另一重要问题:经济的脱实向虚。微观层面分析,金融资产的占比增加、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