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酮戊二酸通过UCHL1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于骨疾病和骨创伤的新的再生细胞疗法通常包括使用患者来源的干细胞或异种成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SCs,BMSCs)在标准分化方案下显示出优异的成骨和软骨形成能力,其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与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在实践上的困难也是存在的。特定间充质干细胞生态位中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相互作用非常复杂,难以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组织再生策略进行重组。因此,了解和利用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相关的因子进行治疗将是提高成体干细胞治疗成功率的关键。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AKG)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谷氨酰胺代谢路径的重要调节点。其功能是能量供体、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前体、胶原合成的必需品,以及α-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酶活性的必需物质和关键调节位点。其易获得、好储存、溶解性良好,已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使用实例。在体外,对于成骨细胞系的成骨分化,α-酮戊二酸有着促进作用,其在抗衰老、抗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也有着良好的表现。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α-酮戊二酸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茜素红染色检测AKG对于人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钙沉积的影响;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KG对于人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RUNX2、OPN、COLⅠ)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明确AKG对BMSCs成骨分化的过程中UCHL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我们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了UCHL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使用UCHL-1抑制剂LDN57444预处理后检测AKG对于人BMSCs成骨过程中UCHL-1、RUNX2及COLⅠ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AKG在人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对于TET1和TET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KG在人BMSCs成骨诱导7天时,茜素红染色检测到的钙沉积量按AKG浓度梯度呈增加趋势;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低浓度(2mmol/L)AKG对于COLⅠ、OPN和RUNX2的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COLⅠ和RUNX2蛋白表达水平有所提高,但随着浓度升高,AKG在BMSCs成骨分化的过程中上调COLⅠ、OPN和RUNX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在人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AKG上调UCHL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使用UCHL1特异性抑制剂LDN57444预处理后再对人BMSCs进行成骨诱导和AKG处理发现,抑制UCHL1的表达水平对于RUNX2及COLⅠ蛋白表达是有影响的(P<0.01),AKG(8mmol/L)的添加部分逆转了LDN57444对于UCHL1、RUNX2及COLⅠ蛋白表达的抑制过程;Western blot结果还发现,相对于对照组而言,随着AKG的浓度梯度TET1和TET2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结论:在人BMSCs分化过程中,AKG存在着促进作用,并上调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此过程中AKG还促进了UCHL1,TET1和TET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UCHL1的表达会使RUNX2及COLⅠ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但AKG可逆转此过程。这些都暗示AKG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机制与UCHL1蛋白的作用是相关的,此过程中TETs也有参与的可能。
其他文献
目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因角膜疾病致盲的首要原因,该疾病反复发作导致角膜的透明度降低、视力受损甚至致盲,HSK主要是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感染引起,HSV-1可直接损伤角膜细胞,病毒触发的免疫反应进一步引起角膜损伤。近几年发现,病毒表面的多种糖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本
目的: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微环境刺激可使巨噬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表型及功能,可分为促炎M1型巨噬细胞(又称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抗炎M2型巨噬细胞(又称选择活化的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主要参与炎症的起始和维持,清除病原体的入侵并可扩大炎症反应;M2型巨噬细胞则可表现出很强的抗炎活性,分泌的抗炎因子和生长因子,如IL-10,TGFβ1和VEGF对炎
目的:苯并芘(Benzo(a)Pyrene,BaP)是一种典型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目前,大多数对多环芳烃不良反应的研究都围绕着其作为致癌物的性质进行,而对于其作为发育性神经毒性物质,可能导致神经行为障碍的研究较少。苯并芘作为一种脂溶性物质,能够穿过大脑屏障。胎儿或新生儿接触苯并芘后,会导致认知能力改变,焦虑相关行为,以及海马区功能和脑活动的神经化学指标异常。脑部疾病(神经变性)和损伤中的神经元细胞死
目的:应激是个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紧张非特异性反应。短期适度的应激对个体是无害的,但长期暴露在应激刺激下会对大脑结构和功能产生有害影响。慢性应激是影响现代社会多种人类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大脑是慢性应激的主要靶器官,慢性应激后不同的大脑区域,如海马、前额叶皮质和杏仁核等,都有功能损伤和形态改变。有证据表明,长期处在应激环境下会影响学习和记忆、决策和情绪等反应,甚至可能诱发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病理
目的:全球疟疾发生率和致死率严峻,传统的抗疟药物已不足以起到防治作用。青蒿素是抗疟疾使用最广泛的化合物,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疟疾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PfNIF4蛋白是一种恶性疟原虫NLI相互作用样蛋白磷酸酶,其与FCP/SCP家族成员均具有催化RNA聚合酶Ⅱ(RNA polymeraseⅡ,RNAPⅡ)的羧基末端结构域(carboxy-terminal domain,CTD)的“DxDx(T/V)”基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分泌型Klotho(SKL)对人脂肪干细胞(h ADSCs)成脂与存活的影响。通过分离提纯SKL,细胞培养,Western Blot,体内裸鼠实验等实验方法证明SKL促进h ADSCs存活,促进成脂分化,抑制凋亡,靶向调控P-AMPKα、LC3等蛋白的表达,为临床软组织损伤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体外条件下培养293T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和Klotho过表达组,
目的:DNA聚合酶γ(DNApolymeraseγ,PolG)是一种线粒体DNA聚合酶,对维持线粒体功能的稳定及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eoxyribonucleic acid,mt DNA)的完整起到关键作用。PolG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线粒体基因组的不稳定,从而使线粒体功能异常,PolG缺失小鼠则表现出年龄依赖性的DNA突变累积及早衰现象,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皮下脂肪减少并伴有骨
目的:目前国际上对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菌血症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而中国肠球菌菌血症的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且国内对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菌血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获得性菌血症和耐药性的研究。本文旨在分析屎肠球菌菌血症和粪肠球菌菌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利用盛京医院HIS系统,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且血培养提示屎肠球菌或粪肠球菌阳性3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是否通过调控miR-34a/Akt/m TOR促进自噬,以发挥通过保护关节软骨减轻病变来改善肥胖相关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病情的效能,为深入了解OA的发病机制及其探索营养防治方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重为240 g±20 g的六周龄雄性SD大鼠购置于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普通饮食(ND)组和特制高能量饮食(HFD)组,两组之间体重没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