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与开放:〈诗经〉讽寓问题的再考察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讽寓论争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各界学者在回应《诗经》讽寓问题时采取的不同方法,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不同阶段的不同研究取向。但“《诗经》是不是讽寓”的问题仍未获得解决,因而,本文将从结构特征和意义生成动力两个角度,考察《诗经》阐释和讽寓的异同点,以期进一步回答“《诗经》是不是讽寓的”的问题。由于汉学家在展开《诗经》讽寓论争时,普遍以《关雎》作为研究切入点,又考虑到传统《诗经》阐释中,围绕《关雎》的阐释通常代表了《诗经》阐释的整体模式。故而,本文在探究《诗经》阐释时,将以《关雎》作为文本立足点,以此辐射《诗经》阐释整体。第一章主要从比较诗学的立场重新考察围绕在《诗经》讽寓问题上的论争。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争观点进行系谱性梳理的同时,围绕观点中呈现的中西文化交流范式,进行评析。反思“《诗经》是不是讽寓”这一问题中,汉学家建构的“可比”和“不可比”的模式,分析其中的合理性以及被遮蔽的问题,以展开对于这一比较诗学案例的再考察。第二章围绕《诗大序》阐释特征和讽寓的特征,分析二者具有的同形结构。首先,从《诗大序》的阐释特征“风”切入,理解《诗大序》所实现的规范性阅读中的阐释特征。接着,将讽寓和隐喻、象征等概念进行对比辨析,并结合寓意解经法阐释实践,以明确讽寓阐释中言此意彼的多元阐释特征。最后,将《诗大序》的阐释特征与讽寓进行比较,指出二者在言此意彼的阐释模式及其效果层面所具有的同形结构,并指出二者进行对话的限度,从阐释结构的角度初步回应“《诗经》是不是讽寓”的问题。第三章从不稳定的讽寓阐释和《关雎》阐释史入手,分析二者意义生成机制的异同。首先,围绕《雅歌》讽寓阐释不稳定性,结合拉比阿基巴和奥利金的讽寓阐释实践,理解寓意解经法的意义生成机制。接着,简要梳理不稳定的《关雎》阐释史,指出《关雎》意义不断生成的动力。最后,总结二者在意义生成动力上存在的相似结构,从阐释意义生成动力的角度进一步回应“《诗经》是不是讽寓”的问题。通过从阐释结构和意义生成动力两个角度展开,分析讽寓和《关雎》阐释在这两个角度上进行对话的限度和可能,可以加深对讽寓和《诗经》阐释特征的认识,拓展《诗经》讽寓问题的研究视野带来的双向观察,化解原本问题中预设的非此即彼的判断。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化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东北地区有许多急需复垦的荒山荒地和矿山土地,这类立地条件下重金属胁迫常伴生存在
唐君毅先生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新儒家代表之一,其一生至情至性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唐先生的思想在贯通理性与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基础上,重建了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哲学,孝思想是其道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孝的研究,学界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学界尚没有唐君毅孝思想的专题性研究。唐先生关于孝的现代性阐释,在道德理性的基础上重视人的道德意识,道德实践,强调家庭伦理生活的理性交往,对于现代家庭伦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立体化和复杂化,单一的生产模式日渐难以满足企业的经营要求,为了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企业纷纷整合现有资源优势,跨越原有边界以求得发展。这一现象也逐渐得到学术界的关注,现有学者从宏观政策、组织定位和高管团队特征等多方面阐释了跨界成长战略的影响机制,但关于高管团队认知因素的研究尚不多见。注意力基础观认为企业行为是企业如何引导和配置其决策制定者注意力的结果。企业跨界成长是一个充斥着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作为一种慢性肝损伤疾病,是指除酒精因素外其他因素导致肝脏中脂质过度堆积现象。NAFLD代表一系列复杂肝脏损伤情况
偶氮苯基团是一类具有非常高响应性的官能团。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与热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可逆的顺反异构化转变,同时会伴随着几何尺寸、偶极矩、刚性物理化学性质的转变。偶氮
双功能催化(bifunctional catalysis)与协同催化(cooperative catalysis)是通过多种模式相结合活化底物的反应策略,是实现惰性C-C键、C-X(杂原子)键断裂与重组的有效方法,在
遥感变化检测是通过观察同一区域不同时间获取的遥感卫星图像,检测该区域地貌变化情况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监测利用、灾害管理以及区域规划等方面。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多光谱遥感图像分辨率得到了提升,随之带来的光谱异质性现象,给传统的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在高分辨率影像上精确获取变化方面带来了挑战。从模式识别的角度来看,变化检测过程本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多光谱影像逐像素对进行二分类的分割问题,而当前基于深度学
怒江高山峡谷区是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泥石流作为一种突发性地质灾害,其发生、发展受多种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因此厘清各环境条件因子与泥石流灾害的相关性是进行科学预测和灾害防治的理论依据,为地区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对怒江峡谷地区泥石流相关研究较少,且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相关研究中也只以历史泥石流为研究对象,而作为怒
由于弹塑性变形能力要求较高,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本文通过改变竖向钢筋集束连接构造,探讨在底部加强部位采用集束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可行性。本文设计了八个足尺剪力墙试件,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预制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然后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受力过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集束连接预制剪力墙进行相关理论分析。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设计的八个剪
在垃圾填埋的过程中会产生的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对垃圾渗滤液处理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方式是“生化处理+膜技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可通过填埋处理,但膜浓缩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