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叶切除术病人术中出血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iko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肝叶切除术中不同水平低中心静脉压对出血量的影响,寻找减少肝叶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最佳低中心静脉压安全值。方法:10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肝叶切除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五组:Ⅰ组,CVP=1mmHg(n=20);Ⅱ组,CVP=2mmHg(n=20);Ⅲ组,CVP=3mmHg(n=20);Ⅳ组,CVP=4mmHg(n=20);Ⅴ组,CVP=5mmHg(n=20)。在肝叶切除期间通过限制输液、利尿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硝酸甘油)等方法维持CVP在各组要求的中心静脉压水平,并维持动脉收缩压(SBP)≥9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60mmHg。记录术前、肝实质离断过程和术毕的血压、心率,肝实质离断开始前、肝实质离断过程和肝实质完全离断后出血量,肝实质横截面积,输红细胞(RBC)量,输血浆量及肝实质离断完成前输液量,并计算单位横截面积出血量(单位横截面积出血量=肝实质离断过程出血量/肝实质横截面积)。结果:1)五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尿量、肝叶切除部位、有无肝硬化、血流阻断方式、肝实质离断工具、肝门阻断时间、肝实质离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2)五组患者术前、术毕平均动脉压(MAP)和术前、肝实质离断过程及术毕心率(HR)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实质离断过程MAP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MAP分别为Ⅰ组(77±7)mmHg、Ⅱ组(75±9)mmHg、Ⅲ组(80±9)mmHg、Ⅳ组(82±8)mmHg、Ⅴ组(83±13)mmHg,两两比较后Ⅰ组与Ⅴ组、Ⅱ组与Ⅳ、Ⅴ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Ⅰ组明显低于Ⅴ组,Ⅱ组明显低于Ⅳ、Ⅴ组。3)五组患者肝实质离断前、后出血量及肝实质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实质离断过程出血量、单位横截面积出血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肝实质离断过程出血量五组分别为Ⅰ组300(30~1600)ml、Ⅱ组240(20~750)ml、Ⅲ组400(100~1300)ml、Ⅳ组500(110~1350)ml、Ⅴ组800(150~3250)ml,单位横截面积出血量五组分别为Ⅰ组5.2(1.11~13.59)ml/cm~2、Ⅱ组4.0(0.54~15.71)ml/cm~2、Ⅲ组5.7(1.22~11.71)ml/cm~2、Ⅳ组6.9(2.87~18.10)ml/cm~2、Ⅴ组12.6(2.78~29.82)ml/cm~2,两两比较后Ⅰ、Ⅱ、Ⅲ组与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与Ⅳ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Ⅴ组出血量高于Ⅰ、Ⅱ、Ⅲ组;Ⅳ组高于Ⅱ组。4)五组患者红细胞用量(U)、输血浆量、肝实质离断完成前输液量、不输血比例(%)和冲击治疗比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Ⅴ组红细胞用量及输血浆量高于Ⅰ、Ⅱ、Ⅲ、Ⅳ组,不输血比例Ⅴ组(50%)明显低于Ⅰ(81.3%)、Ⅱ(100%)、Ⅲ(75%)、Ⅳ(75%)组(P<0.05);肝实质离断完成前输液量Ⅰ(758±263)ml、Ⅱ(633±226)ml、Ⅲ(620±209)ml、Ⅳ(621±214)ml组明显低于Ⅴ组(1448±530)ml,且Ⅰ组(758±263)ml明显高于Ⅲ(620±209)ml、Ⅳ(621±214)ml组(P<0.05)。冲击治疗比例Ⅰ组(60%)、Ⅱ组(63.6%)明显高于Ⅲ(11.1%)、Ⅳ(11.1%)、Ⅴ组(0%)(P<0.05)。5)五组术前Hb、Hct和术毕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Hb、Hct与术前比较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术毕Hb、Hct各组明显低于术前。结论:控制性LCVP可以减少肝叶切除术中的出血量和输血量,不会对人体的血流动力学产生明显的影响;控制性LCVP技术对减少肝叶切除术中出血量的最佳CVP安全值为3mmHg。
其他文献
前言开颅手术患者的疼痛问题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文献及报道显示,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此类患者的术后疼痛如不能很好的
目的:支架象鼻手术使用带支架端及未带支架端的复合支架象鼻治疗累及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主动脉夹层,达到一期治愈。本文将对该手术治疗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
目的:通过检测肝组织在缺血再灌注后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HO-1)mRNA和HO-1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肝组织对缺血再灌注的反应及HO-1蛋白与肝细胞凋亡之间的关
目的器官移植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移植物耐受即在停用免疫抑制剂下维持移植物功能,似同时保留受者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虽然目前临床上还很难实现,但已有部分器官移植受者在
由事故、坠落伤、重物砸伤及退变基础上加外部暴力等引起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临床较为多见,SCI后出现脊髓出血、水肿、坏死、囊腔形成、退变胶质化等一系列病
【目的】明确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信号通路在关节软骨退变中的作用,探索透明质酸(HA)体外干预SDF-1信号通路延缓关节软骨组织退变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和嗅鞘细胞联合移植入全横断脊髓损伤慢性期大鼠脊髓后,大鼠后肢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变化,并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的情况,为干细胞移植治疗脊
自碳纳米材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以来,因其在力学、电学等领域有着优异的性质,受到众多科学工作者的青睐。对其力学性能的评估更是成为热门课题,一些科研工作者采用实验对碳
机械应力作用于活体细胞,研究其受应力作用后的各种变化,是近十年来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发展十分迅速的研究方法。业已证明,人体细胞生长在机体提供的微动力学环境中,机械应力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伴有侧裂区血肿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收集28例经影像学资料及手术中证实的伴有侧裂区血肿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