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营养因子联合对大鼠脊髓神经元作用的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anh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事故、坠落伤、重物砸伤及退变基础上加外部暴力等引起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临床较为多见,SCI后出现脊髓出血、水肿、坏死、囊腔形成、退变胶质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以致神经元丧失、轴突脱髓鞘,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伤残。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SCI的治疗做了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除手术治疗外,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治疗脊髓损伤的药物主要有保护药物和促进损伤修复的药物,其中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TF)兼有保护神经元细胞和促进神经元轴突生长等作用,成为研究的焦点。目前研究较多的神经营养因子有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神经营养因子-4/5(neurotrophin-4/5,NT-4/5)等。NTF不仅在发育过程中调节神经元存活,在生化和生理上激活酶的活性发挥生理功能,而且还能阻止成年神经元损伤后的死亡,促使神经元修复、轴突再生、调节突触可塑性和神经递质等神经系统的活动。NGF、BDNF和bFGF是发现最早和研究最为广泛的NTF,其各自的保护受损神经元、促进神经元修复、促进轴突再生的作用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阐明,而且其获取手段已经较为简单,因此其作用确切、价格低廉、不受来源限制,成为最具潜力的供选因子。本实验采用神经元培养方法,将供选因子的不同组合作用于培养状态下的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测量神经元的活性及轴突生长情况,寻找能保护神经元细胞、促进轴突快速生长的的最佳方案,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一个效果显著、成本低廉的NTF组配方案。实验第一部分应用酶消化法获得大鼠脊髓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阿糖胞苷纯化细胞,经β-tubulin3和Hoechst染色法确定培养神经元比例。纯化后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50ng/ml不同的双因子组合,研究并记录其生长特性和生物学特点。结果证实:1.实验应用阿糖胞苷纯化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方法简便,成本低廉,所获细胞贴壁率高、生长稳定、形态较为均一。应用此方法可以获得较纯且生长稳定的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2.在纯化后的细胞中加入不同的营养因子组合、单因子对照及空白对照,随时间各组细胞生长开始出现差异,主要在细胞突起长度和神经元存活率两个方面。各双因子组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优于单因子组及对照组,在BDNF+bFGF组,其细胞突起长度明显优于其它双因子组和单因子组。证实在特定浓度下,BDNF+bFGF组合最有利于神经元存活和突起生长。实验第二部分采用BDNF和bFGF不同浓度的9种组合作用与脊髓神经元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研究记录神经元的生长特点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证实:1.使用BDNF+bFGF组合可以有效维持神经元体外存活,在10ng/ml-100ng/ml浓度范围内,细胞存活率与因子浓度呈剂量依赖效应。较高浓度的因子可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2.不同浓度的BDNF+bFGF组合对神经元突起生长促进存在差异,因子浓度在BDNF50ng/ml+bFGF100ng/ml、BDNF100ng/ml+bFGF50ng/ml、BDNF100ng/ml +bFGF100ng/ml时,神经元突起长度优于其它各联合应用组。综合两部分结果,可以得出BDNF100ng/ml +bFGF100ng/ml最适合神经元存活与突起生长。本实验成功获取了纯度较高的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并观察记录了其生长状态和生物学特性。应用不同的NTF组合作用于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经初步分析鉴定,证实BDNF+bFGF组合最有利于神经元存活与突起生长,且神经与存活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效应,BDNF100ng/ml +bFGF100ng/ml最适合神经元存活与突起生长。为临床应用NTF治疗脊髓损伤和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水资源严重浪费,淡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事件频发是目前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发生了多起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要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目的:对移植肝早期进行实时连续的床旁监测。材料与方法:对九位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在手术结束前,在肝镰状韧带水平通过Ⅳ段插入Ⅴ段或Ⅷ段植入微透析导管,关腹。然后在皮下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普遍认为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高度丢失,继发节段性不稳,引起椎体及椎间关节增生,导致脊髓受压和/或脊髓血供障碍并
背景:肺切除术是治疗肺癌、肺结核、肺良性肿瘤等肺部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肺切除手术技巧的进步及术后监护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随着肺切除适应症放宽及手术范围的进一
本研究选用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与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F1代羔羊各6只,研究了遗传背景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方法检测了瘤胃微生物区系,利用实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术后应激水平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164例择期行腹部和下肢手术的2007年ACC/AHA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系统评估与处理指南的中低危组患者,
前言开颅手术患者的疼痛问题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文献及报道显示,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此类患者的术后疼痛如不能很好的
目的:支架象鼻手术使用带支架端及未带支架端的复合支架象鼻治疗累及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主动脉夹层,达到一期治愈。本文将对该手术治疗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
目的:通过检测肝组织在缺血再灌注后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HO-1)mRNA和HO-1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肝组织对缺血再灌注的反应及HO-1蛋白与肝细胞凋亡之间的关
目的器官移植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移植物耐受即在停用免疫抑制剂下维持移植物功能,似同时保留受者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虽然目前临床上还很难实现,但已有部分器官移植受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