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和嗅鞘细胞联合移植入全横断脊髓损伤慢性期大鼠脊髓后,大鼠后肢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变化,并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的情况,为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健康SD(Sprague Dawley)雌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单纯全横断组、全横断+环孢素A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嗅鞘细胞移植组和神经干细胞联合嗅鞘细胞移植组(每组12只)。体外将ICR(Institute of CancerResearcch)胎鼠海马源性神经干细胞(Hoechst33342标记)和新生鼠来源的嗅鞘细胞(OECs单独移植用Hoechst33342标记,联合移植组OECs用BrdU标记),立体定向移植入慢性期(术后14天)全横断损伤大鼠脊髓头侧、尾侧和瘢痕。在12周内每周末用行为学BBB运动功能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变化,在术后12周时用Von-Frey Filament触觉测试包和Plantar Test热痛刺激仪检测大鼠后肢感觉功能的变化。之后取脊髓行冰冻切片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情况,并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并检测植入NSCs的分化情况。使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体外培养1~2d后神经干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神经球,5~6d时神经球漂浮生长,细胞之间结合更加紧密。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培养的克隆球呈Nestin染色阳性。体外培养的新生小鼠嗅鞘细胞主要为双极或三极细胞,其突起细长。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嗅鞘细胞呈P75免疫阳性。2.单纯全横断组和全横断+CsA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缓慢增高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细胞移植组的BBB评分在术后2周到12周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联合移植组最高(P<0.05)。单纯全横断手术组和全横断+CsA组大鼠感觉功能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缓慢增高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细胞移植组的大鼠后肢感觉功能的恢复在脊髓全横断术后12周明显优于手术对照组,特别是联合移植组的感觉功能恢复,与其对照比较恢复较显著(P<0.05)。3.植入的神经干细胞和嗅鞘细胞能够在全横断损伤脊髓的头端、瘢痕和尾端至少存活12周。联合移植组植入神经干细胞的存活数及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星形胶质样细胞数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P<0.05)。【结论】1.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为克隆球样生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所培养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培养的嗅鞘细胞主要为双极或三极细胞。免疫组化结显示所培养的细胞为嗅鞘细胞。2.神经干细胞移植和嗅鞘细胞移植均能够促进全横断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联合移植组更能促进全横断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3.植入的神经干细胞和嗅鞘细胞均能在体内至少存活12周。嗅鞘细胞能够提高植入的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