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视角下来沪留学生跨文化互动模型建构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lyingfish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国政府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上升,尤其以学位生为甚。有关在华留学生的现有研究大多从心理学角度或是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多种因素之间关系的探究,较少从认知的跨文化差异、跨文化适应中挑战的多样性以及应对措施的多元性等视角出发,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动态过程进行详尽和深度的描述。本研究旨在发现在学术和社会情景下在华留学生适应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以扎根理论为基础,构建跨文化互动模型,为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侧重于跨文化适应的“交往过程”,基于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法,采取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并将访谈内容转写成个体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学术环境中和社会生活情景下在华留学生同中国老师、同学、行政人员、朋友和陌生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同跨文化培训普遍使用的文化普适性/具体性同化因素(Culture General Assimilator/Culture Specific Assimilator)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比较。同时,对跨文化互动过程中诸如应对策略、策略归因、应对结果、认知及情感等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的探析,最终提炼出跨文化互动模型。跨文化互动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背景信息,包括来源国家、宗教信仰、在华及在沪时间、攻读学位等;(2)认知方面,包括认知发展的六个阶段:无意识或极少意识、感觉到紧张及技能的缺失、感知问题、未能正确地解决问题、意识到需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很好地解决问题;(3)情感方面,包括由问题而诱发的情感、未能正确解决问题而诱发的情感以及很好地解决问题后的情感变化;(4)能力阶段,包括无意识的无能力、有意识的无能力、有意识的有能力、及无意识的有能力四个阶段。在扎根理论视角下构建的跨文化互动模型对揭示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对留学生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与留学生进行互动也提供了知识和行为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将多元考核模式应用于“高分子化学”本科教学,研究总结教学实施方法和体会,为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和创立的多元考核模式提供参考。
项目化教学法,是通过教师提出具体的任务与学生共同根据任务完成该项目任务的教学活动。在机械CAD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的讲授CAD
整体叶轮加工所含曲面较为复杂,建模及编程加工都具有较大的难度。针对此类零件,应用UG的曲面建模功能进行设计,并应用Power MILL的四轴联动加工策略及相应的编程技巧进行叶
刚地弓形虫是一类严格的胞內寄生原虫,呈全世界分布,可感染哺乳动物,鸟类,甚至冷血动物,弓形虫有如此广泛的宿主,除了与它强大的入侵机制有关之外,还和它强大的免疫逃避机制
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哌啶生物碱,具有抑制葡萄糖苷酶,从而抑制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抗肿瘤转移、抗病毒等作用。目前,DNJ的来源多是桑树提取物,但其产量不高,而化学合成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目前大学体育课中实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误区予以分析,以期丰富体育课的生命内涵,对体育课中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建议。
论汉英新词词典的编纂─—兼评《汉英新词词典》周敬华翻开《6000Words》一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一部词典出版时就已经开始过时了,因为英语并不会冻结在词典出版的那一天,而是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