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国政府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上升,尤其以学位生为甚。有关在华留学生的现有研究大多从心理学角度或是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多种因素之间关系的探究,较少从认知的跨文化差异、跨文化适应中挑战的多样性以及应对措施的多元性等视角出发,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动态过程进行详尽和深度的描述。本研究旨在发现在学术和社会情景下在华留学生适应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以扎根理论为基础,构建跨文化互动模型,为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侧重于跨文化适应的“交往过程”,基于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法,采取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并将访谈内容转写成个体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学术环境中和社会生活情景下在华留学生同中国老师、同学、行政人员、朋友和陌生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同跨文化培训普遍使用的文化普适性/具体性同化因素(Culture General Assimilator/Culture Specific Assimilator)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比较。同时,对跨文化互动过程中诸如应对策略、策略归因、应对结果、认知及情感等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的探析,最终提炼出跨文化互动模型。跨文化互动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背景信息,包括来源国家、宗教信仰、在华及在沪时间、攻读学位等;(2)认知方面,包括认知发展的六个阶段:无意识或极少意识、感觉到紧张及技能的缺失、感知问题、未能正确地解决问题、意识到需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很好地解决问题;(3)情感方面,包括由问题而诱发的情感、未能正确解决问题而诱发的情感以及很好地解决问题后的情感变化;(4)能力阶段,包括无意识的无能力、有意识的无能力、有意识的有能力、及无意识的有能力四个阶段。在扎根理论视角下构建的跨文化互动模型对揭示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对留学生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与留学生进行互动也提供了知识和行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