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尺度超临界流体相分布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F)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作为多种动力循环及废水处理等的工作介质。传统热学理论将SF处理成无相变、无相界面的单相流体,难以精确描述SF能量传递转换。20世纪60-70年代,基于超临界传热和亚临界沸腾传热均可能出现壁温飞升的现象,提出了超临界类沸腾的概念,但直到如今,国际上并未给出超临界类沸腾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本文在超临界多相流框架下,研究了非受限空间和受限空间内SF相分布、类沸腾转换温度、传热特性等,在分子尺度下划分了类液、类两相和类气三个区域,重点探索了类两相区的特性及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描述如下:近临界氩密度时空分布和时序曲线的非线性分析。目前纳米尺度的研究揭示了 SF具有异质结构特性。现有SF密度波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工况的定性分析,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临界温度Tc,密度在0.5ρc-1.4ρc(ρc为临界密度)范围内的近临界氩的密度波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平均密度增加,局部密度时序曲线的均方根偏差呈M型分布,在0.8ρc的工况偏差最大。在势函数φ(r)的作用范围内,原子间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会影响原子的排布,称为“势能诱导”机制;统计物理学指出涨落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属性,涨落会产生微观的不均匀性,在临界区域内尤为明显,被称为“临界波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均方根偏差最大的工况出现在临界点以下(0.8ρc)。此外,通过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发现不同模拟工况呈现出混沌或随机特性。研究结果大大加深了对近临界流体的认识,为SF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超临界氩的类沸腾转换温度,发现了纳米尺度的类气泡。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非受限空间SF的相分布特征,模拟过程中控制体系的温度和压力,六面均使用周期性边界条件。亚临界沸腾发生在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本文发现超临界类沸腾发生在一个温度区间内,将类沸腾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分别定义为Ts和Te,发现按近邻原子数、径向分布函数和二体过剩熵三种方法确定的Ts和Te相互吻合。进而,采用Ts和Te将超临界温压相图划分为类液、类两相和类气三个区域。在类两相区,发现纳米尺度类气泡结构,具有以下特征:(1)类气泡内的粒子分布稀疏,呈现出类气体属性。(2)类气泡具有明显的弯曲界面。引入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表明类两相区呈现混沌特性,与亚临界压力下的两相流类似。本文研究揭示了 SF具有显著的多相流特征,为建立超临界多相流理论奠定了基础。超临界水密度时空分布、相分布及氢键结构。孤立水分子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计算已得到很好理解。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目前对其结构和动力学的理解比较有限。超临界水的密度波动、相分布和氢键结构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未知的领域。本文基于刚性的SPC/E水模型,对超临界水的密度波动和相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温度和密度的降低,密度时序曲线的均方根偏差呈下降趋势,与氩流体M型的演化规律不同。根据近邻分子数和径向分布函数法建立了超临界水的三区模型。此外,揭示了超临界水氢键与密度、温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在演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或多个氢键的断裂,断裂的氢键又会与新的分子形成新的氢键,或者以孤立分子存在,超临界水中氢键的断裂和重组主导了局部密度的波动,也是超临界水与氩密度波动规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加深了对超临界水结构的认识,证明SF广义的多相特征。受限纳米通道内SF的相分布和传热特性。随着纳米流体器件的不断发展,纳米尺度流-固界面附近的物理现象变得非常重要。页岩气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了 CO2排放,SF压裂技术是纳米结构中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碳捕集和储存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对受限空间内SF相分布和传热特性展开研究。主要考虑壁面润湿性,壁面温度和流体初始状态对相分布的影响。在壁面润湿性的作用下,不同初始状态的流体会自组织形成新的相分布,强润湿性壁面的近壁区会形成类液层,与亚临界压力下的环状流类似,弱润湿性壁面的近壁区会形成类气层,与亚临界压力下的Leidenfrost现象类似。受壁面温度的影响,在冷壁面处形成比热壁面厚(薄)的类液层(类气层)。SF的传热特性具有以下规律:(1)流-固界面处的温度阶跃和热阻长度随壁面润湿性的减弱而增大,与亚临界压力下的结论相反;(2)热流密度随壁面润湿性的减弱和初始系统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在弱壁面润湿性下,不同初始状态之间的差异减小。此外,不同模拟工况下,流体相分布的演化过程满足最小能量原理。研究揭示了受限空间内SF相分布和传热特性,为SF设备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与发电占比的快速提升,其间歇性和波动性的出力特点导致新型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剧增。混合储能技术在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灵活的运行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文以多类储能技术前景评估为基础,开展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发电侧、输配侧以及用户侧的混合储能方案优选及优化配置模型研究,探讨
过去二十年,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爆发式增长。截止2021年底,新能源总装机容量高达6.35亿千瓦,新疆、内蒙等局部地区短时间断面内新能源发电量最大占比接近50%。由于新能源电源故障等值内电势不恒定,短路电流波形畸变严重,导致基于同步机故障电流特征设计的保护动作性能下降。保护不正确动作引发新能源电源的大规模脱网,甚至威胁系统安全运行。因此,如何正确认知新能源故障电流变化特征,进而研究可靠的保护新原理是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要求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是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特征。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由于引入蓄热系统,能够在不增加系统不确定性的前提下使太阳能成为可调度资源,有望成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性技术之一。本文选取光热发电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为研究背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研究落脚点,分别从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场站的角度和电力系统应用层面,深入
我国西南地区大范围分布的二叠系石灰岩地层,富含优质石灰石矿产资源,是实施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建材来源。二叠系石灰岩地层普遍存在的缓倾软弱夹层,其主要组分泥岩具有强度低、变形大、蠕变特性显著等特点,导致矿山高边坡易沿着缓倾软弱夹层发生滑动破坏。研究泥岩瞬时和长期力学行为对于含缓倾软弱夹层矿山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本论文依
高炉逐步通过大型化与长寿化来减少能源消耗和提升生铁品质,而所伴随的冶炼强度的加剧则对高炉用耐火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炉出铁口长期处于温度剧烈波动且受熔渣/铁水侵蚀严重的环境下,是高炉最为薄弱的区域。因此,用于该部位的炮泥耐火材料是影响高炉运行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炮泥普遍存在可塑性控制经验化和炮泥的抗渣性能差的问题,从而导致出铁时间短、出铁流速不稳定和扩孔现象频繁,出铁口区域炭砖易受到熔渣/铁水直接
地下水动态能相对灵敏地反映构造活动和地震信息,当井-含水层系统处于封闭性良好的承压体系中时,该系统即为一个天然体应变仪,井水位震前和同震响应机制是地震流体学科的热点问题之一。井水位震前-同震连续响应是对孕震-地震破裂这一连续变化过程的持续反映,可进一步探明地震活动与水位响应之间的关系。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定量分析从孕震到发震过程中地壳应力连续变化-含水层变形-孔隙压力变化-水动力条件连续改变-井水位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简称PCBs),根据其氯原子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将其分为209种同系物,该类分子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极高的环境持久性、毒性、生物富集性以及远距离迁移性。曾以绝缘油或阻燃剂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设备及产品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据估计,全球商业PCBs累计生产量达到1.3×106吨,同时PCBs作为其他含氯化合物或含氯化工品的副产物依
珠海地区软土分布广泛,其具有含水率高、压缩性强、灵敏度高、有机质含量高等特点。电动化学加固法是一种新型软基加固工法,它是将金属电极插入待处理的土层中后,输入直流电,同时在土中注入化学浆液,可快速提升土体强度的一种工法。相较于传统的软基处理方法,其具有加固快、使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等特点。本文在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电动化学软基加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分析了影响电动化学加固软土的主
当直流输电单极运行或者地磁暴发生时,变压器中性点有直流电流流过,直流偏磁会造成变压器负载电流的谐波分量增大、无功损耗增大、局部过热、振动噪声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威胁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近些年随着直流输电工程的不断发展,其电压等级不断提高,输电线路上导线的电阻值越来越小,换流变压器的直流偏磁问题也日益严重。与交流变压器不同,换流变压器两侧分别连接着交流和直流系统,其结构和运行工况更复杂,直流偏磁的影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燃煤烟气排放的SO2和CO2引发了酸雨、雾霾、温室效应等严重的环境问题,控制烟气SO2/CO2成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在传统工艺中,脱硫和脱碳设备均位于烟气末端,二者前后衔接、相互影响,例如脱碳工艺需要克服因SO2竞争吸收导致乙醇胺(MEA)吸收剂失活的难题。因此,研发低成本的烟气脱硫脱碳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与传统湿式钙法脱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