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演进逻辑与优化——基于181份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uo1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增加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指向标。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大省,湖北省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以帮助毕业生稳定就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想持续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效用,必须科学把握政策的演进逻辑,丰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认识,从而为政策的未来优化提供路径指引。以1999至2020年间湖北省出台的181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2的自动编码功能挖掘政策文本中的基本概念,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对概念和范畴进行不断的分析比较。最终通过扎根理论的三层级编码提炼出政策演进的核心范畴,包含情景演化(Situation)、政策内容调试(Innovation)、政策场域变化(Field)、重点项目推进(Project)和利益相关者互动(Actor)五个范畴。因此,本研究构建了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演进逻辑模型——SIFPA模型,呈现了政策演进的两条逻辑主线:“情景演化—政策场域变化—重点项目推进/利益相关者互动—政策演进”和“情景演化—政策内容调试—重点项目推进/利益相关者互动—政策演进”。在模型构建基础上,从情景驱动、创新驱动、诱因驱动、项目驱动、行为驱动五个维度对SIFPA模型进行理论阐释,其中情景驱动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契机出现和政策体系待优化上;创新驱动体现在毕业生类型、就业方式、就业服务、管理主体、主要目标、执行手段六个方面;诱因驱动包括中央政府政策动员、地方领导班子注意力分配和省际竞争压力;项目驱动体现在项目类型和项目过程管理上;行为驱动表现为政府领导、高校指导、用人单位支持、毕业生反馈和社会监督。关于模型中各范畴的量化分析表明,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演进仍存在一定阻碍,表现为对现存政策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不够深入、目标定位模糊且同质化严重、政策场域相对封闭、项目过程管理不到位、毕业生主体地位有待提高。为此,未来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可以从深入分析就业情景、细化政策内容、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政策场域、实现项目全过程跟踪问效和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多元支持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优化。
其他文献
旅游业正日益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势和先导产业。作为构成一国经济体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经济越来越被视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有效引擎。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国家,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近年来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令人困扰的新问题——旅游环境污染,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不断扩张的旅游消费成为环境污染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旅游空气污染日益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传统惯性思维认为,旅游业是一种
学位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国高铁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任,随着高铁建设的推进,铁路网络化结构基本成型。当前,高端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发展潜力大等特点逐渐成为现代产业转型的重要引擎,其发展得益于快速流动连接的面对面交易,而高铁能够缩短时空距离、扩大市场范围和加快要素整合,提高了高端服务业面对面交易的机会,有利于高端服务业在高铁网络辐射范围内集聚或外溢,从而带来高端
学位
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之举,“放管服”改革旨在通过厘清政府与市场主体边界,增强内生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回应时代之需、人民之需。实践证明,“放管服”改革无论在激发市场活力还是提升治理能力亦或是回应群众期待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成绩的取得自然离不开各级地方政府在执行“放管服”改革时的主动创新,但也暴露出少数部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在实践中把“放管服”变为“管卡压”,与改革初衷格格不入。为什么在中
学位
腐败是全球政治生态的主要破坏者,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个地方。腐败作为撼动社会基础的核心力量,极易产生社会问题和导致社会动荡。腐败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党中央通过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精确研判,将腐败列为党的建设中最具有威胁性的问题之一,同时将其与国家政治高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近百年的反腐败实践,中国特色反腐败道路逐渐形成。党中央依据新时期形势提出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是中国特色
学位
当前我国各领域的改革已进入深水期、攻坚期,改革难度越来越大,急需广大干部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大胆探索、勇于尝试,破解改革发展的难题。但一些干部产生了一味求稳的心态,凡事不求有功,只求无过,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为了让广大干部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容错纠错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国务院于2016、2017、2018及2019年连续四年将“容错”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区分开”
学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按照要求,201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方向。经济发达镇作为乡镇在经济社会领域发展的“领头雁”,深化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摸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
学位
作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发达镇扩权改革,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共治理方式,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改革要求的具体落实。经济发达镇扩权改革通过拓展经济发达镇政府的法定行动空间、充实各项治理资源,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发达镇政府的治理能力,促进当地发展,为今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可复制、可推
学位
政策扩散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过程理论,自创立以来就广泛受到学者的关注与检验。在联邦制国家中,由于各州可以较为自主的决定是否采纳某项政策,因此有很多政策扩散的例子。但是在单一制国家中,政策“试点”或“一刀切”的展开使得地方政府主动选择是否采纳某项政策的权力较小。因此在中国对政策扩散的研究并不多。但是地方官员的异地调任却为研究“政策扩散”提供了条件。此外,地方官员作为地方政治的代理人,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学位
传统市场监管机构改革,易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在组建“大监管”部门的现实背景下,如何理顺、优化监管工作流程从而避免机构重叠、职责交叉的问题,实现由“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的转变,走出“有改革无变革”“有变化无发展”的改革窘境是本文尝试解决的问题。借助于流程再造分析理论与方法,对大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诊断和剖析、理清改革困境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监管改革的经验,就市场
学位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互联网+”概念深入各个领域,健康学界的专家开始关注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WHO提出提高国民健康素养是提升健康水平的前提。近年来,越来越多领域的学者着手研究互联网与健康素养的关系。由于健康素养包含范围宽广,学者们采用衡量的指标有所差异,实证检验结果并不统一,其中一些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素养有正向效应,一些研究指出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素养有负向效应,还有一些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