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无尽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宋词更是如此。优美的宋词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有巨大的作用,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宝贵财富。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的宋词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学生对宋词的学习大多存在缺乏主动性,兴趣不高的状态。为了探究和解决问题,现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托,将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等理论应用到宋词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宋词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论文分为四章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综述、接受美学理论概述、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是依据接受美学理论对高中宋词教学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发现宋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主宰,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期待视野狭隘,学生兴趣不高以及召唤结构虚设,学生缺乏独思。第三章分析了接受美学理论指导高中宋词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接受美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构建开放的文本解读观念和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将接受美学应用于高中宋词教学当中,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与课程标准相关阐述的相通性,包括接受美学理论和课程标准都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文本的召唤结构和宋词审美特点的一致性;与高中生心理发展机制的契合性。第四章阐述了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宋词教学应用策略,基于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观点并结合高中宋词的具体文本和教学实践提出高中宋词教学的可行性策略:教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新教学观念,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并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期待视野”,激发学生的“定向期待”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期待”;借助宋词的“召唤结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填补宋词中的意象空白,并依据文本的召唤性,尊重学生,形成多元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