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体系是关键,而课堂教学评价又是评价体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要使课堂教学评价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语言是重中之重。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对学习的热情状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仍然有着相当一段距离。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伊春市某小学的220名小学生以及30位英语教师的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小学英语教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改进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相关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在课堂中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针对此问题,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帮助促进教师实施课堂评价语言的能力。本论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背景。研究者分析了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我国现阶段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评价方面的要求)以及我国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三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特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国外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状况,国内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研究。第四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师口语的重要性,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替代性评价。第五部分为研究对象及方法论基础,首先介绍了研究对象,然后介绍了方法论基础,主要通过调查法,文献法以及观察法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的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第六部分是关于我国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现状分析,研究者通过对教师以及学生的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课堂观察,得出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现状,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七部分是小学英语教师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根据现状分析的结果,总结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评价语言缺乏具体内容、缺乏体态语言、教师缺乏评价意识、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以及评价主体单一几个方面。第八部分为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根据研究得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提高评价语言的水平。最后一部分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