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文化的发展,新事物、新思想的涌现,促使人们创造新词,以满足表达的需求。新词从而成为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新词并非全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基于当时的词汇材料,并遵循一定的规律构成的。本文在前人对构词理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从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视角对表人类新词的理据特点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 本文在词汇的语音,形态及语义三个方面,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人类新词的构词理据。研究发现,英汉语言中表人类新词的构成主要基于形态理据及语义理据。语音理据对构成英语新词的作用更大。复合法及派生法是构成新词的主要形态理据,其词汇理据性较高,但是新词缀的产生会削弱派生词的理据。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缩略法构成的新词理据差异较大。语音规则的限制会导致英语缩略词的理据弱化。而汉语作为表意文字,其单个构词语素大都有理可循,因此其新词的理据性较高。借用法作为新词的另一种来源,有着较为复杂的理据解释。要理解这类新词的意义,就必须追溯其源,但是词汇的形态或语音改变可能会造成理据的丢失或产生。在英汉语言中,大量词汇受隐转喻思维的驱动,通过语义联系产生新义。基于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及经验,英汉两种语言在语义理据上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但隐转喻思维也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两者在具体构词选择上有所不同。 研究英汉新词的构词理据,不仅有助于理解英汉词汇的构成理据,而且有益于词汇教学与研究。此外,对比新词的理据特点,对于英汉语言翻译和认知思维研究也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