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非物质需求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激励方式仍以物质激励为主,缺少非物质激励措施,因而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有限。本研究以员工的非物质激励问题作为切入点,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试图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非物质激励体系,为企业激励措施提供新的有益参考,推动非物质激励理论的具体实践。 另外,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使得员工敬业度成为了众多研究的热点。目前的敬业度研究已经初步验证了敬业度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影响,但关于敬业度的作用机制研究还相对有限。本研究将情感事件理论引进敬业度研究,试图探索企业的激励因素如何通过工作情感这一中介变量影响员工的敬业度。 基于大样本的问卷数据分析,本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非物质激励由工作激励、个人激励、环境激励三方面构成;(2)工作激励、个人激励、环境激励、物质激励对于员工敬业度均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3)激励因素对员工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影响;(4)员工的工作情感在激励因素对敬业度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5)物质激励因素在非物质激励因素对员工积极情感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1)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非物质激励模型,并编制了一套成熟的问卷,为非物质激励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2)从全面激励的角度,扩展了员工敬业度的前因变量研究;(3)将情感事件理论引进员工敬业度的研究,发现了工作情感在激励因素影响敬业度过程中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