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2009年三峡工程水利枢纽竣工为标志,库区城市进入建设后期,在取得瞩目建设成就的同时,城市也面临着建设空间大规模扩张与城镇人口迅速聚集带来的安全问题。面对不断攀升的灾害风险,学界当前针对库区城市防灾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适应于库区城市地域特征的防灾效能评估与控制方法。防灾空间作为城市空间附属部分,平日参与城市日常运行,灾害发生时发挥其防灾功能,起着平灾两阶段衔接作用,从原先较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09年三峡工程水利枢纽竣工为标志,库区城市进入建设后期,在取得瞩目建设成就的同时,城市也面临着建设空间大规模扩张与城镇人口迅速聚集带来的安全问题。面对不断攀升的灾害风险,学界当前针对库区城市防灾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适应于库区城市地域特征的防灾效能评估与控制方法。防灾空间作为城市空间附属部分,平日参与城市日常运行,灾害发生时发挥其防灾功能,起着平灾两阶段衔接作用,从原先较忽视的部分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防灾空间构成与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对库区城市而言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需要从库区城市特殊性出发,挖掘防灾空间的构成与评价差异,构建适应库区语境的城市防灾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从库区城市防灾空间整体出发,遵循“问题提出—体系构建—实践评价—布局优化”的思维逻辑,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对库区城市防灾空间的构成与评价差异分析,提出库区城市防灾空间规划体系,并从防灾空间的有效性、可达性与安全性入手,以长寿与涪陵这两座库区代表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城市防灾空间进行需求端(城市潜在风险)与供给端(城市防灾空间)两方面的效能分析与评估,从而提出适应性的实证研究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共七章。其中,第一章为背景与理论研究,从现实与理论两个层面阐述本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为调研与规律总结,以城市空间的角度对库区城市防灾进行了规律认识,分析当前库区城市防灾空间存在的效能不足问题。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构建部分,主要从库区城市防灾空间构成差异与评价差异出发,对库区城市防灾空间规划体系进行原则、思路与方法的构建。第四章与第五章为实践评价,主要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进行防灾空间的效能分析与评估,其中第四章为防灾空间需求侧分析,包括基于Arcgis建立本次研究城市的基础数据库,以及从城市防灾空间需求层面对长寿、涪陵城市进行灾害风险分析;第五章为防灾空间供给侧评价,主要从防灾空间要素出发,对道路交通、开放空间与具有防灾功能的公服设施进行分析,并就长寿与涪陵城市防灾空间进行效能评估。第六章为实证研究建议,包括在前文分析与评价基础上,提出不同防灾空间要素的实证研究策略,以及针对防灾空间缺口区域,结合网络分析工具,提出选址建议。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归纳本文构建的库区城市防灾空间效能评估体系与相关技术方法的不足,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与展望。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分析社交平台Instagram的俄罗斯受众,以及他们对博主广告文章的反应。由于俄罗斯Instagram中没有一套规范的广告规则和法律,很多博客和品牌都会利用它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本研究分析了100种出版物,发现博主极少在广告上做文章。这样一来,受众就不知道发布的是博主的推荐,还是广告帖。本研究使用不同的标签和品牌标签进行了调查分析。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带来了变革的压力与需求。发达经济体在危机中首当其冲,经济实力相对衰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能力与意愿均受到严重削弱。而与此同时,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开始群体性崛起,并日益表达出它们对现有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的不满。虽然金砖国家明确提出要重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特别是要增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但是它们并未采取激进的对抗方
党的十九大报告号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国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面对这样复杂的民族情况,党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视为我国民族团结事业过程中的主线问题。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时代变化,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做了许多重要陈述。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
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拉开了房地产业市场化的序幕。在这之后,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利润率逐步升高,开启了繁荣周期,也带动上下产业的发展。而我国制造业虽被誉为“世界工厂”,近年来却陷入了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创新乏力、人才流失等困境中,部分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甚至将产业资金转向投入房地产业等高收益率行业。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业的销售利润率正式超过制造业,且差额逐年拉大。从销售利润率数据的对
根据我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8.1%,年龄在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2.6%,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此时代背景下,对老年群体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居民已经不再只满足于温饱,开始转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而生活满意度作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及
截至2016年9月底,广州市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数量已达到188个。各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面向家庭、残障、长者等重点群体的服务为基础,并根据社区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等特征,不断拓展符合社区需求的服务,使服务范围覆盖全体社区居民并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本文试图从资源依赖的视角去研究家综与街道办的互动关系,以D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作为一个个案,研究其在社区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与街道办的互动关系。首先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