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化效应对陌生面孔的印象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热情和能力作为社会知觉的两个主要维度,对其泛化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热情和能力特质的泛化将如何影响陌生面孔的印象形成和对陌生人的决策行为,以及热情优先效应和混合刻板印象预期对热情和能力特质的泛化的影响。这为人们更好地理解陌生面孔的印象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验一采用学习—评价任务范式,在外显条件下考察四种热情和能力特质组合是否都会发生泛化效应,影响对陌生面孔的认知,以及热情和能力特质的泛化是否会受到热情优先效应和混合刻板印象预期的影响。研究采用2(面孔类型:学习面孔、50%合成面孔)×2(热情:积极热情、消极热情)×2(能力:积极能力、消极能力)被试内设计,请被试(n=51)对与热情和能力特质句子匹配学习后的学习面孔和与之相似的50%合成面孔的热情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在外显条件下,四种热情和能力特质组合都会发生显著的泛化效应,导致熟悉面孔和与之相似的陌生面孔产生一致性评价;热情和能力特质的泛化会受到热情优先效应和混合刻板印象预期的影响,导致热情特质比能力特质的泛化效果更稳定,混合刻板印象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由于泛化效应形成的印象进行调节,使得对陌生面孔的印象更符合混合刻板印象,影响泛化的效果。实验二采用学习—启动任务范式,在内隐条件下考察四种热情和能力特质组合是否都会发生泛化效应,影响对陌生面孔的认知,以及热情和能力特质的泛化是否会受到热情优先效应的影响。研究采用2(面孔类型:学习面孔、50%合成面孔)×2(热情:积极热情、消极热情)×2(能力:积极能力、消极能力)被试内设计,请被试(n=31)对启动面孔后出现的积极词或消极词做出判断。结果发现,在内隐条件下,四种热情和能力特质组合也都会发生显著的泛化效应,导致熟悉面孔和与之相似的陌生面孔产生一致性评价;热情和能力特质的泛化会受到热情优先效应的影响,导致热情特质的泛化在发生时间上早于能力特质的泛化。对比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发现泛化效果不受知觉者对相似性意识的影响。实验三采用学习—评价任务范式和信任博弈任务范式,考察热情和能力特质的泛化是否会影响对陌生人的信任决策行为和可信度评价。研究采用2(面孔类型:学习面孔、50%合成面孔)×2(热情:积极热情、消极热情)×2(能力:积极能力、消极能力)被试内设计,请被试(n=51)给出对委托代理人(学习面孔、50%合成面孔)的投资额度并对委托代理人的可信度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热情和能力特质的泛化会影响对陌生人的信任决策行为和可信度评价,导致相比于与具有消极热情或消极能力的熟悉面孔相似的陌生面孔,与具有积极热情或积极能力的熟悉面孔相似的陌生面孔得到的投资额度和可信度评分更高;信任决策行为和可信度评价也会受到热情优先效应的影响,导致相比于具有消极热情—积极能力的面孔,具有积极热情—消极能力的面孔得到的投资额度和可信度评分更高。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外显还是内隐条件下,四种热情和能力特质组合都会发生显著的泛化效应,并且泛化效果不受知觉者对相似性意识的影响;热情和能力特质的泛化会受到热情优先效应和混合刻板印象预期的影响;热情和能力特质的泛化还会进一步影响对陌生面孔可信度的评价,并最终导致对陌生人信任决策行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