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禅法与四念处禅观之间关系的探讨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106706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试图把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中至今仍极受重视的两大禅修方法作一比较研究。北传佛教之禅以六祖惠能大师的禅法为代表。此禅法可以说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和代表。南传佛教之禅则以四念处禅观为代表。此禅观是古代印度各派哲学在激烈交锋的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禅修方法。相对于惠能禅法而言,四念处禅观可说是较为原始的禅修方法。   论文共分三章。首章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介绍中国禅宗六祖,另一则是从《坛经》的内容去探讨惠能的禅学思想。禅宗创立后,溯源印度菩提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之后,承接的祖师分别为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及六祖惠能。其中菩提达摩留传下的禅法有“二入四行”,僧璨著《信心铭》,道信著《入道安心方便法门》,弘忍著《最上乘论》,而惠能则为弟子留下了《坛经》。大而言之,《坛经》的内容可说是以“见性”的思想贯穿始终,而“三十六对法”则是为了印证是否“见性”而设的尺标。   次章是通过南传《大念处经》来介绍四念处禅观,此禅观是通过对人的身体(身念处)、感受(受念处)、心态(心念处)、万法(法念处)的认知,从而更进一步的去深切体会身体、感受、心态、万法这四者皆是非真实的一种存在。在认知身体的过程中,除了觉知身体的存在,就是逐而的看清身体并非是单一的个体(我),而是由三十一种不净物组合而成,是一个非永恒且不真实的个体(无我)。感受、心态、万法三者也是如此,他们的存在皆是非永恒且不真实的一个个体(无我)。   第三章主要就惠能禅法与四念处禅观的某些要点作一些比较,其中共有“见性成佛与灭苦证果”、“顿悟成佛与渐悟证果”、“无念之法与正知四处”、“识心见性与正知正念”四个方面。惠能禅法的“见性成佛”侧重于“见性”,一旦见性就是“顿悟成佛”;反观四念处禅观则偏向谈“灭苦证果”,是须通过逐步的断除烦恼方能证得果位,且是逐步的由初果渐而到四果。对于实践的修行方法,惠能禅法直指“无念之法”,反观四念处禅观则有“身、受、心、法”四处,具有由浅而深,由狭而广的要求。再者,惠能禅法的“识心见性”和四念处禅观的“正知正念”,原则上皆要求具有“能觉知的心”,依此“能觉知的心”为解脱的根本依据之余,所展现的就是不执取世间的任何事物。   佛教教理不仅仅局限于信仰的层面,亦包含实践和体证佛教教理中所欲阐明的真理的另一层面,因此,佛教教理中包含了颇多的实修理论,而其教徒便是通过实践这些实修理论去辨别其教理的真伪。从另一角度上说,这就决定了佛教是一个既非常重视修行理论而且十分重视实践修行理论的宗教。佛教认为在经过某些特定的训练之后(禅修),人人皆有体证佛教真理的机会。  
其他文献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温饱问题,而小麦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小麦单产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小麦
《美国“竞争”法》于2007年8月9日由美国总统布什正式签署生效。它是美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由两党联立通过的法案。它在国会中以绝对优势通过,表明增加基础研究经费,强化科学、
学位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确立医患双方的互主体性,这是保证医疗效果,维护病人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已经极大的改变了人们对健康的认同,追求优质医疗资源和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并且在就医过程中充分体现医患双方的平等性和主体利益,成为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必然要求。在就医过程中充分凸显医患之间的互主体性,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终极目标。本文选择从互主体性的视角
  在关于如何应对现代性的挑战、实现儒家文化与现代民主政道融合的问题上,现代新儒家沿着孟王理路所展开的探索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无法从“内圣”开出人权和制度化的“外王”
1.1.4渐开形线阵列渐开线形阵列是一种可以预测的恒定指向阵列,虽然此形阵列由上至下声能布局并不均匀,但在远、近声场覆盖的过渡却十分平滑,充分利用了声波在大气中的衰减作
在古希腊哲学中,实体的非必然属性被称为偶然性,主要从认识论和范畴论的角度规定其含义;在基督教神学中,神学家逐渐改造了这个概念,将其重新阐释为存在的方式,称之为偶在。从偶然性
近日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所与日本东京大学合作研究的“集成光波导型电磁场传感器”在长春正式通过专家鉴定。在光电子高新技术领域中 ,以集成光学元件作为检测技术的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苦豆子和乌头生物碱对桃蚜都有较高的毒力 ,两者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 12 7 72 μg/ g和 16 1 2 5 μg/g。田间防治试验表明 ,两种生物碱在 6 0 0 μg/ g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