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移位及其语用功能——司法语篇分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言语交际中的语境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变化的变量,而语境移位是语境的基本属性,是实现交际由量变到质变的唯一有效途径。理解的过程是认知推理和语境移位相结合的过程。语境是推理的基础,语境移位是交际者根据自己的心理图式寻找最佳关联点进行有效推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语境研究成果为法律语言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帮助。
其他文献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当代著名的俄裔美籍作家,作品《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发表于1941年,是他用英语写作的第一部小说。与《洛丽塔》相比较,这部小说一直以来没有被给
自七十年代翻译“文化转向”趋势的发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不断受到重视,翻译活动中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虽然硕果累累,但是对译者主体性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
二十世纪的美国出现众多的文坛巨匠,被人们熟悉的有海明威、斯坦贝克、菲茨杰拉德、福克纳等。对于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有些人不甚了解,其实,我们提到的这些文学巨匠大多
本文是在篇章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实证研究。 衔接(Cohesion)与连贯(Coherence)是篇章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术语,各家各派论述很多。 本文先探讨了连贯、衔接的
微博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主要通过语言起作用。用户通过每条140字的只言片语,构成了整个微博的庞大网络。2006年第一个微型博客服务网站Twitter出现。2012年,Twitter已有超过五亿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6000多首诗歌,只有约1400多首被保留了下来。杜甫诗歌贯穿着丰富独特的意象,而且意象中无不渗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这些文化意象构成了杜
当今后现代世界中,文学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生态批评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和环境危机的恶化而产生,作为一门研究文学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文学批评流派,在批评界独树一帜。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