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完成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攻坚作为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政府精确计划,众志成城,严谨实施,民众团结,社会各界努力的情况下,在2012年到2018年期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原来的9899万降到11660万,六年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8239万人,年均减贫1373万人。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自然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繁,农业生产受灾严重,同时甘肃省又处于深度贫困省份,全省贫困人口众多,占整个甘肃省50%,并且分布较广,剩余贫困人口为攻坚主要对象,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新险种,在最大的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生活水平,降低了农民在生产中的损失,因此农业保险也成为贫困农民在脱贫过程中的一大有力保障。本篇论文的所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综述和理论分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贫困人口的现状以及社会背景,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分类回顾,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和可能具备的创新点;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阐述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为甘肃省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的发展现状,对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和甘肃省农业保险特色扶贫模式具体分析;第四章是本文的落脚点,利用可获得的公开数据资料,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甘肃省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的效率大小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运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甘肃省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效率的因素。第三部分为第六章,即为本文的政策建议。通过本篇论文的实证研究分析,得出甘肃省各州市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效率存在差异,但是全省平均效率处于良好水平,针对甘肃省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财政支农力度显著正向影响效率值,农村人口数量占比和成灾比与效率显著负相关,最后对甘肃省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提出建议,也为我国农险助推脱贫攻坚提供现实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