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病因、临床特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改善AKI患者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226例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中发生AK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ICU中AKI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病因、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用ROC曲线比较KDIGO标准AKI分期和APACHE Ⅱ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ICU住院患者共1542例,按排除标准除外后共1006例,其中发生AKI的226例,死亡121例,其AKI的发生率为22.5%,死亡率12.0%,病死率53.5%。发病平均年龄为58.2岁,男女比例为2.53:1;AKI Ⅰ期12例,AKIⅡ期 25 例,AKI Ⅲ期 189 例,病死率分别为 3.1%、6.6%、43.8%。在226例AKI患者中,肾前性AKI共129例,病死率为31.4%,以各种重症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为主要原因;肾性AKI共89例,病死率20.4%,其中以药物影响为主;肾后性AKI共8例,占3.6%,病死率1.7%,主要是恶性肿瘤累及肾脏,其次为输尿管结石、前列腺疾病。ROC曲线来比较ICU发生AKI的患者用KDIGO标准的AKI分期及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提示APACHE Ⅱ评分和AKI分期对患者预后判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0.650,两者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APACHEⅡ评分的价值高于AKI分期。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是否行CRRT治疗、是否使用机械通气及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血小板减少,高乳酸血症、APACHEⅡ评分≥25分、MODS数目≥3、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与患者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CRRT治疗的患者中分析不同模式及启动时间与患者预后比较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乳酸血症、MODS数目≥3、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AK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MODS数目≥3、高乳酸血症(回归系数分别为-1.497、-0.69、-0.489、-0.382)。CRRT 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结论]1.急性肾损伤在ICU中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可达22.5%,病死率为53.5%。2.ICU中AKI患者病因以肾前性原因为主,其中以重症感染所致感染性休克及脓毒血症为主要原因,且病死率最高。3.APACHEⅡ评分和AKI分期对ICU中AKI患者预后的判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APACHEⅡ评分的预测价值高于AKI分期。4.CRRT治疗能改善ICU中AKI患者的预后,但不同治疗模式、启动时间与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MODS数目≥3个、高乳酸血症是ICU中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MODS数目≥3、高乳酸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