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35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癌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6位。而中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的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第6位和第4位),每年世界上新增近50万的食管癌患者,其中有50%以上的患者发生在中国,这比西方国家高100倍。食管癌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两种类型。在中国食管鳞癌发病率占97%,食管腺癌发病率还不到2%;而西方国家以腺癌为主,占80%,食管鳞癌仅20%,因此关于食管腺癌的报道多出现在国外。而中西方食管腺癌是存在差异的,另外食管鳞癌与食管腺癌也存在差异。目前,中国仍缺乏大样本量的食管腺癌的研究,更缺乏大样本量的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比研究。RB1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抑癌基因,RB1基因是一个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相关的基因,也是被人类克隆成功的第一个抑癌基因,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关于RB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与肿瘤相关的研究较多,大量研究表明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和Rb1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Rb1蛋白表达对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预后影响的对比研究却鲜有报道。目的本研究对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及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中收录的3837例原发食管腺癌和174119例食管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食管腺癌与食管鳞癌预后影响因素的异同以及Rb1蛋白在两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中国原发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的精准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1973-2018年)中有明确确诊时间和明确地址的3837例原发食管腺癌和174119例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性别、确诊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家族史、肿瘤部位、高/低发区、肿瘤长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治疗方式等临床诊疗信息,并探讨食管腺癌与食管鳞癌在预后影响因素方面的差异。2.本研究通过对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选取的225例食管腺癌、343例食管鳞癌和150例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的Rb1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检测Rb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b1蛋白在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以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的表达差异,同时对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3.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布差异;生存期以年为单位计算,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绘制相关生存曲线,采用Log rank检验差异性,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结果1.本研究纳入分析的177956例食管癌患者中,其中食管腺癌3837例(2%),食管鳞癌174119例(98%),中国食管鳞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食管腺癌。3837例食管腺癌中单纯食管腺癌2561例(66.8%)、食管腺鳞癌(30.9%)、食管腺样囊性癌14例(0.4%)、食管粘液表皮样癌86例(1.9%)。2.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优于食管腺癌患者,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3.性别、确诊年龄、分化程度、高/低发区、切缘状况、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均是食管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4.性别、确诊年龄、吸烟、饮酒、家族史、肿瘤部位、城市/农村、高/低发区、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切缘状况、TNM分期、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均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5.食管腺癌与食管鳞癌在性别、确诊年龄、城市/农村、高/低发区、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肿瘤部位、肿瘤长径、分化程度、切缘状况、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临床分期、手术方式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性别、确诊年龄、饮酒、分化程度、TNM分期是食管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性别、年龄、城市/农村、家族史、肿瘤部位、肿瘤长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二者存在不同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7.Rb1蛋白在食管腺癌、食管鳞癌和食管正常上皮中均是在细胞核中表达。8.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中Rb1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其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中的表达,三者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9.Rb1蛋白在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2),且Rb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高于在食管腺癌中的表达。10.食管腺癌Rb1蛋白的表达低于其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中的表达,两者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食管鳞癌Rb1蛋白的表达低于其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中的表达,两者之间的表达也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Rb1蛋白既不是食管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P=0.349);也不是食管鳞癌的预后影响因素(P=0.332)。结论1.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优于食管腺癌患者。2.食管腺癌与食管鳞癌存在不同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3.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中Rb1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其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中的表达,且Rb1蛋白在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也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Rb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高于在食管腺癌中的表达。4.Rb1蛋白表达不是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条件模拟是地质统计学近年来兴起的概念,其核心理念是根据特定数据场的统计特征(包括数学期望、概率分布形式、协方差函数、变异函数等),用数学的方法再现数据场,而这种再现
本文中,运用变分方法研究如下Schr?dinger-Poisson系统(?)其中V(x)是位势函数,且g∈C(R,R).首先,研究(0.0.1)中常数位势V(x)=1的问题,即(?)其中g在零点是超线性且g是连续的,g(t)t≥3G(t)≥0,G(t)=∫0tg(s)ds,t∈R.当(?)<v<+∞时,利用条件lim|t|→∞g(t)/|t|2=v替代通常2-超线性条件lim|t|→∞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结直肠的粘膜上皮及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高发性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逐年提升,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方式及饮食习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改变,而且结直肠癌的早期病变在人体症状上不明显,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稳居前三。结直肠癌的转移的进展是结直肠癌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因此
滴灌是目前为止农业灌溉最为节水的现代化精量灌溉技术,其具有省水节能、自动化程度高、增加作物产量和省时省工等优点,能有效缓解干旱区、半干旱区农业用水矛盾。滴头是滴灌
有限域上的负循环码是一类重要的线性码,具有丰富的代数结构,在通信、数据储存和密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一直是编码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有限域Fq上长为n=(qm-1)/2的负循环码的结构和性能,由此得到了最优负循环码,包括两方面内容:(1)研究了Fq上长为n=(qm-1)/2的具有两个零点的负循环码的极小距离,给出了这类负循环码关于极小距离的充要条件,证明了这类负循环码仅当q=3或5时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稳定运行对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十分关键。绝缘材料的电气及机械性能的退化会影响变压器的可靠运行,被视为评估变压器剩余寿命的关键因
近几十年,由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例如波方程、热方程、Schr¨odinger方程)在物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其他一些领域的广泛应用,一些学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这些方程的相关问题,其中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解的稳定性和爆破等性质的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尤其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带有Balakrishnan-Taylor阻尼和变系数的波方程感兴趣.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类带有Balakrishn
分级诊疗政策是国家为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与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而提出重要公共政策。国家在《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将三级医院定位
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危机过后,学术界和监管部门发现金融机构各自之间的业务往来,使得金融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紧密的网络,银行之间的关联成为了风险传染的渠道,因此学术界和监管部门都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点对象由“太大不能倒”开始转向了“关联太紧不能倒”。银行关联主要分为银行间债务所导致的直接关联和持有共同资产、共同贷款所导致的间接关联。就中国而言,由于不允许混业经
教师是课堂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立德树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不断变化,教学观念的形态和与之对应的教学行为也会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精英人才。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教师的教学过程观为调研分析的重点,对教学过程中能够反映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系列语言、行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