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耦合水热炭液替代尿素还田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d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沼液(Biogas slurry)和生物废弃物水热炭化液相(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aqueous phase,下称水热炭液)分别为厌氧发酵技术和水热炭化技术副产物富营养化废水。如任意排放至环境系统中,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为资源无害化处理两种有机废料,农业领域中可将沼液和水热炭液耦合替代尿素还田。本研究假设:酸性水热炭液可以中和碱性沼液,调节土水体系pH并减少氨挥发。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土柱培养试验,在水稻全生育期内监测土水体系中pH,NH4+-N浓度以及土壤脲酶活性,评估两种液体肥料对稻田氨挥发和水稻产量、生长状况、籽粒氮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沼液与水热炭液替代尿素处理如下:BSCM10和BSCM20:沼液与牛粪水热炭液以总氮比=9:1和4:1耦合还田;BSV10和BSV20:沼液与尾菜水热炭液以总氮比=9:1和4:1耦合还田,分别代替50%,75%和100%尿素处理。本次研究结果如下:(1)沼液和水热炭液中大量的氮(>700.0mg·L-1)和磷(>5.0mg·L-1)等营养物质可供作物吸收利用;沼液和水热炭液中未检测出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Pb,Cd和Ni等);通过三维荧光技术分析结果得出,水热炭液中含有大量的富里酸类物质(约50.0%)且沼液中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约69.0%),可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度和活性。(2)沼液和水热炭液主要通过影响田面水pH(6.00-8.00)和NH4+-N浓度来调节稻田氨挥发。两种液体肥料还田后可降低田面水pH来降低稻田氨挥发,其中,BSCM处理对氨挥发的减排率最大可达65.5%,拟合数据发现,氨挥发与田面水pH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此外,日氨挥发排放通量随着田面水NH4+-N浓度降低而逐渐减少,两者同样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5),两种液体肥料虽会降低土壤的脲酶(0.9-8.3%),pH和NH4+-N含量,但三者与稻田氨挥发排放量关系并不显著。(3)沼液和水热炭液还田导致水稻籽粒产量减产(20.0-40.0%),籽粒中氮素含量降低(5.2-7.8%)和氨基酸含量减少。过量的有机肥料替代尿素虽然会减少稻田氨排放,但植株不能直接吸收利用有机肥中的氮素,导致籽粒减产和氮含量降低。本研究结论表明,沼液耦合水热炭液以合理的比例替代尿素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有机氮肥还田,同时降低NH3的挥发。本研究将为氨减排背景下沼液和水热炭液资源的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图[12]表[5]参[150]
其他文献
采装一体机作为结合物料采集和输送两个功能的工程机械,可以显著的提升物料开采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在矿业生产中被应用于巷道等狭小空间和露天环境下矿物等散碎物料的采集装车作业。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采装一体机工作装置直接与物料接触,工作装置的工作范围、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直接影响采装一体机整机的工作效率和工程进度,因此,有必要对工作装置部件的工作范围、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以ZWY-18
近年来,我国经济及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随着每年公路里程的增加,优质集料稀缺问题日益严重,一种性能与传统集料相似的可运用于沥青路面的新型替代品亟待开发。而钢渣作为炼钢副产品,可以作为二次循环利用安全材料且累积堆存量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将钢渣应用于路面建材,不但解决了优质集料稀缺、钢渣堆积污染的问题,而且符合国际社会秉持的经济环保、资源循环可持续发展战略。试验采用5种钢渣替代率(0%、25%、50%、
赤泥是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因缺乏经济、有效地利用途径而不断堆积,且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安全隐患等。此外,赤泥中的碱含量较高,当赤泥取代部分普通硅酸盐水泥时,高碱性环境下水泥熟料会造成砂浆力学强度的不利发展。为此,本文提出采用低熟料M32.5水泥胶结赤泥,提高赤泥与水泥基材料的兼容性,利用赤泥中的碱辅助激发M32.5水泥基材料中的辅料,形成复合胶结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必须严厉打击车辆改装、超载超限行为,车辆识别是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通过轴距检测判断车辆是否被改装。本文通过车辆侧前方拍摄图像检测车辆参数。车辆轴距检测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进行车辆和车轮定位和分类,其二是在车辆定位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轴距检测。由于车辆的重叠和由远及近,图像中车辆轴距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仍然是一大难点,针对此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YOLOv
行人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任务是判断输入的图像或视频中是否存在行人,并且判断出行人的位置,该技术可与行人跟踪,行人重识别相结合,在智能监控、智慧交通、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大量应用。尽管行人检测在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在现实复杂场景下,行人检测算法的性能与鲁棒性仍然是一大难点问题。在影响行人检测算法的诸多因素中,行人尺度变化、光照变化、遮挡是核心难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行人的尺度
在处理海量的商品评论中,虚假评论的检测始终是维护网络环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尽管先前的虚假评论检测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欺骗性评论的隐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欺骗性评论的检测依然很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析和PU learning的虚假评论检测模型。不同于先前的工作,为提高欺骗性评论的检测效率,本文创新的提出利用评论间情感强度的不同,通过情感计算来划分改变虚假评论所在数据集
新能源物流车的广泛使用是物流业在低碳物流范围内运输工具低碳或零碳的具体措施。然而在补贴退坡甚至退出,短期无法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背景下,“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可从非技术层面解决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应用。新能源物流车共享平台向上与出租方进行合作,聚拢闲散资源,向下对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新能源物流车的共享服务,培养其使用新能源物流车的习惯,减少传统的物流车的使用率和保有量。平台可以分摊高额的运营和维修费
近些年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扩展,对工程泥浆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对工程废弃泥浆的处理却是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电石渣、矿渣也都面临如此窘境,产量在不断扩增,处理应用却亟待解决。本文依托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研发专项基金(ALW2020YF13),以工业废料矿渣作为基本材料并以电石渣为激发材料制成新型复合固化剂。利用新型复合固化剂对泥浆进行固化处理,将宏观室内试验、微观试验现象以
建设项目招投标在我国实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程,从一开始在国家级重点项目上试点,到如今全面法定使用,它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领域,为规范建筑市场,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招投标制度体系也已逐步成型并趋于完善,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招投标市场交易空前繁荣。但在一片繁荣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制约着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健康、高效发展。
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旨在识别出文本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实体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类别划分。针对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难以有效覆盖文本语义特征以及难以针对关键信息进行捕捉的问题,本文以BiLSTM-CRF模型为基准,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多源嵌入的中文命名实体模型使其更适合中文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