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温度对高校师生信任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以体育类大学生为被试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校师生之间信任度低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如何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成为我国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Harlow提出:“温暖的物体能够激活我们心中有关温暖体验的记忆,这样的联结记忆让我们在体验温暖的时候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加信任”。当时在西方引起了对体感温度有关信任研究的热潮,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一致认为体感温度对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治愈心理疾病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基于这个理论为视角研究高校师生信任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体感温度促进人际温暖相关的研究现状,阐述、分析体感温度与信任,体感温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实验研究分析。本文以本校体育学院本科生为研究样本,根据体感温度的不同将其分成“温暖组”“中性组”“略冷组”三个组,对体感温度对高校师生信任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对三组被试人员进行前测,以验证被试的同一性;其次,对三组被试人员分别进行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差异性检验分析,探讨“温度”变量对高校师生信任水平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两个变量产生的影响;最后,对三组的后测数据进行组间的差异性检验,以探讨“温度”对提高高校师生信任关系,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温度变量对高校体育类师生之间的信任水平产生影响,其中温暖组高校体育类师生信任水平>中性组高校体育类师生信任水平>略冷组高校体育类师生信任水平。  2.温暖组的温度更有利于增进高校体育类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3.温度变量未对体育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近两年“创客”作为新的工业革命,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党着力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革高校培养人才机制,鼓励就业创业,也由此衍生了“创客教育”、“STEAM教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教师专业研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反省和改进以及变动不居的教育环境对教师角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将“认同”作为分析观点来研究教育领域中的教师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