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的Meta分析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白藜芦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白藜芦醇治疗NAFLD患者疗效的研究,检索无年限限制。治疗组采用白藜芦醇,对照组采用安慰剂。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6篇文献,总共有218例受试者,且所有研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Meta分析结果如下。(1)肝酶指标:治疗组血清AST(WMD=-4.562,95%CI:-6.744~-2.380,P=0.000)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安慰剂组。(2)脂代谢指标:治疗组甘油三酯(WMD=-0.326,95%CI:-0.430~-0.222,P=0.000)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安慰剂组。(3)糖代谢指标:治疗组血糖(WMD=–0.252,95%CI:–0.401~-0.103,P=0.001)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安慰剂组。(4)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指标:治疗组IL-6(WMD=-4.816,95%CI:-8.585~-1.047,P=0.012)、CRP(WMD=-0.618,95%CI:-1.071~-0.166,P=0.007)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安慰剂组。(5)人体测量指标:治疗组SBP(WMD=-5.972,95%CI:-9.069~-2.875,P=0.000)、DBP(WMD=-3.615,95%CI:-6.426~-0.805,P=0.012)、WC(WMD=-4.983,95%CI:-6.054~-3.913,P=0.000)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安慰剂组。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改善NAFLD患者部分肝酶、糖脂代谢、炎性细胞因子、人体测量指标,可以尝试作为NAFLD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变分方法中的临界点理论研究了一类具脉冲项的分数阶微分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和无穷多解的存在性,获得了其非平凡解和无穷多解存在的若干充分条件,并举例说明所给的
本文应用压缩映射原理,讨论了如下一类由布朗运动和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随机脉冲泛函微分方程解的唯一性和指数稳定性(?)其中∈(1/2,1).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章,介绍了随机微分方程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等,并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介绍了关于布朗运动以及分数布朗运动,有关概念,定理以及需要用到的不等式.第3章,给出温和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充分条件.首先将方程的存在性
非线性系统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研究并运用.由于非线性函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很难找到有效统一的方法来处理非线性系统.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取得了颇丰的成果.这些成果大多集中于对系统的解的相关性质以及镇定问题的研究,而从能量角度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无源性、耗散性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无源控制是从系统的能量角度入手,使闭环系统满足无源性的一种控制方法.其物理意义直观,在各种实际的物理
目的:1.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心律失常(Arrhythmia)发病风险关系。2.探讨社区人群NAFLD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及发病风险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和
微孔有机聚合物作为一类孔径小于2 nm的孔材料,在材料化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本课题中,选取含杂原子的芳香单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低成本的合成策略,制备了一系列含杂原子的微孔有机聚合物和三蝶烯微孔聚合物碳化衍化得到的超孔碳,探究了该系列聚合物在气体吸附分离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实验成果如下:(1)以四苯硼钠、三苯胺和二苯硫醚为单体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制备了七类含杂原子的微孔有
在黄瓜(Cucumis sativus L.)生产中,白粉病和霜霉病是两种严重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白粉病和霜霉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抗性遗传规
水化学溶液广泛存在于岩体工程中,并使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劣化,如强度降低、裂隙发育,尤其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当今,河流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更加剧了岩石的劣化程度,这
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服务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并且民情和民生服务信息都是来自民众日常的问题反映,及时解决合理合法的民生诉求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目前,民众反映诉求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政府各部门的政务平台,但是传统民生信息服务系统业务流程复杂,对于诉求问题的派发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民众诉求得不到及时反馈。因此建立一个智能化的民生服务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政
在当前所有的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技术是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技术之一。指纹识别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输入指纹图像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受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指纹图像在获取中,产生的噪声会损坏指纹信息,降低图像对比度,因此需要增强退化的指纹图像以便于后续步骤的处理。本文研究基于各向异性扩散的指纹图像增强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对指纹增强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阐述指纹图像增强的重要性;2、介绍了
目的改良原代肝星状细胞(HSCs)提取方法,观察miR-148a诱导大鼠原代HSCs的自噬作用。方法从成年雄性SD大鼠分离出原代HSCs,并对其进行培养与鉴定,包括形态、得率、活力和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