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薄板振动分析及控制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n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身的用途是承载乘客并为其提供舒适的空间,车身结构振动将直接影响乘车人的感受。轿车车身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车身结构件、车身覆盖件、车门、车身内外装件与车身附件等,其中车身覆盖件多数是冲压成曲面的薄板。这些板见由于薄且支撑跨度大,刚度小,当受到外界激励时,会产生振动及因振动而辐射出噪声。因此对薄板振动进行分析与控制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程课题。车身薄板结构的振动问题大多数考虑低频和中频激励情况,高频则按噪声问题处理。薄板结构的固有频率避开激励源频率是振动控制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对薄板结构进行结构优化提高薄板结构的模态频率,以期达到避频的目的。被动式动力吸振器因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安装等优点,常被作为一种振动控制的方法。本文通过以单动力吸振器和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对薄板主振系统的吸振效果分析,为薄板结构的吸振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设计方法。论文首先以简支矩形薄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薄板进行纵横方向冲筋及其布置、纵横方向上加筋及其布置,以及改变薄板曲率等,分析各种结构方案的模态振型与频率。研究发现对薄板冲筋和加筋数目增多,其模态频率随之增大;薄板曲率增大,薄板模态频率也随之增大。随后以汽车顶盖为实例,对其进行纵向冲筋,发现虽然出现新的局部模态振型,但其整体模态频率有所提高。通过对国内外动力吸振器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动力吸振器理论的研究,针对控制简支薄板的一阶模态,基于最优同调与最优阻尼条件公式,分析出单动力吸振器和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参数。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薄板模型并附加动力吸振器,利用位移频响函数评价不同动力吸振器对薄板结构主振系统的吸振特性。发现单动力吸振器只能在很窄的频带内达到吸振的效果,而分布式吸振器不仅质量轻且具有吸振频带较宽的优点。以车身顶盖为研究对象,对其模态频率为115Hz下最大振幅位置进行振动控制。在最大振幅处安装单吸振器和分布式吸振器,并进行吸振性能分析,分析验证动力吸振器在车身顶盖中的吸振效果。结果表明:分布式动力吸振器对汽车顶盖局部振动具有明显的吸振效果,而且吸振频带较宽。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中国的邮政业务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邮政业务量逐年增加。但是庞大的业务增长同时带来了诸多安全问题,这使得中国的邮政安全面临着愈加严峻的安全形势和挑战。在庞大的邮政
近年来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使得汽车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庭,成为一种主要的代步工具,在关注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安全性能的同时,人们对乘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的舒适
再制造工程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拆解界面的研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拆解前界面的研究能够极大的扩展界面研究的内容,非常有助于持续稳定地发展再循环制造工业。论文从再制造产业背景以及发展趋势出发,按照过盈配合表面形态和损伤模型两大主线布局论文。表面形态分析模块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借助过盈配合状态下应力-应变理论,运用模拟软件Workbench分析不同过盈量下叶轮与轴配合的总体应力应变分布及关键部位的变形量
摘要:常见的混凝土构件为多相、非均匀粘弹性介质,利用超声脉冲回波法对其进行缺陷检测时,构件内复杂的声学界面使得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吸收散射衰减大、指向性差,并且,换能器
管道机器人的研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需求,可以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核工业、楼宇等管道。因此,研究在非结构环境下,具有运行平稳、适应性强等特点的管道机器人具有
高速岩质滑坡是发生在山区具有强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具有危害性大、监测难度高、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中国作为受山地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破坏力巨大的高速滑坡造成的地
xx地区是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增储上产的主力区域。采油三厂自开始在Ll、H39等井区在长’8、长9油藏勘探评价取得突破性进展后,延长组长7储层不断显现优质出油井点。本文对其含油
为保障食用菌物流的安全性,应用电子签名技术解决手工签名中的身份认证和内容篡改问题.讨论了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技术在食用菌物流安全系统中的应用.实践证明,电子签名技术的
弹性波叠前深度逆时偏移能够同时利用纵波信息和横波信息,对于裂缝型油气藏、煤层气、页岩气储层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弹性波偏移成像,有两个目标需要完成,即输出地下构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