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的渤中坳陷东部新构造运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d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中坳陷东部是新生代以来,渤海地质条件最复杂,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郯庐断裂、张家口-蓬莱断裂这两条深大断裂穿过该区。第四纪以来,以这两条断裂为中心发生了多次强烈构造活动,形成了区域复杂的断裂体系及构造格局,该区域至今仍是我国东部最重要的震区。近10年以来,渤中地区先后发现了一系列新近纪大中型油气田,且多具有晚期(主要为第四纪以来)、浅层、快速成藏的特点。本区是研究新构造运动的理想区域,同时也是研究新构造运动期间,油气由深层向浅层运移、成藏的理想区域。本文以野外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构造解释的基本要求,针对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难点,进行了多域噪声压制、浅海多次波压制和精细速度分析方法的研究。经过高分辨率处理,地震剖面总体效果较好、信噪比较高、波组特征清晰、多次波得到了较好的压制,达到了高分辨率解释的要求。运用地震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层序界面特征、内部结构、振幅等地震相标志,识别出7个主要的反射面,T0、T1、T2、T3、T4、T5、T6。以区域内过测线的BC-1孔作为控制点,结合石油地震剖面及测井资料,进行了层位标定,并建立了研究区第四纪以来的地层-年代格架。利用解释的多道地震剖面,结合前人对渤中坳陷第三系断裂分布的研究,绘制了研究区新构造运动期间活动构造叠合图。对与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的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区域的沉降、沉积中心变迁,天然地震活动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根据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结合深部及区域构造背景,分析了新构造运动的成因机制。此外,从运聚和保存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构造运动与渤中坳陷东部油气田分布的关系。断裂活动、天然地震活动及老断层的活化是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显著特征,经本文研究推断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形成机制应该为:走滑应力场上叠加的深部热沉降拉张作用。研究区新构造运动时期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相匹配,形成了区域丰富的油气资源。新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研究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西门子S7-300 PLC分别对某分步压装药机的机电控制系统、变频调速系统和气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并运用组态监控软件WinCC对其生产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开发,最后建立了
种公羊是养殖户实现扩大养殖的重要物质基础,种公羊的繁殖能力直接影响到羔羊的产量和品质,对养殖户经济效益提升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做好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于保证养
覆膜马铃薯技术是当前使用率较高的技术,其在提升马铃薯产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然需要发挥覆膜马铃薯技术的效能,还需要处理多方面的技术问题,如选地选茬,品种确定,整地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达明饮加味治疗重度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重度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9例(12眼),其中雷珠单抗球内注射治疗
目的:探讨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土壅木郁”在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病因病机中作用,通过与西医抗抑郁疗法对照的临床观察验证健脾舒肝法治疗伴有轻、中度抑郁障碍的失眠的临床疗效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年降雨量丰富,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是我国山洪灾害多发区中较严重的省份。而对广西山洪灾害较严重的地区建立有效的山洪灾害预警预报
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并累及全身多脏器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尽管SLE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大量流行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语文的阅读教学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承担着关键的任务,解决着最基础的问题,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
多次波压制一直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浅海情况下,浅部地层和水层产生的自由表面多次波是一种短周期多次波,与浅部地层的一次反射波同相轴相互干涉,而由于水深
本研究对2013年6月采集自黄渤海30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提取宏基因组DNA,利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ITS1和ITS2两个分子标记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有效序列依据97%相似度水平划分O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