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域小城镇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机理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崛起的小城镇开辟了城镇化的新进程,进入21世纪,小城镇发展逐步走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区域的社会综合体,是乡村地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上接城市、下引农村、协调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在我国城乡统筹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和地理因素较复杂的西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城镇群中的重要枢纽,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对京津冀地区城镇群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天津市域小城镇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天津市域内小城镇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选择目前行政区划和功能上是小城镇的乡镇,分1985年-1996年、1996年-2006年、2006年-2017年三个阶段。从外部空间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两个方面,选取了建设用地、城镇轮廓、城镇延展度作为外部空间形态要素,空间结构、城镇肌理、形态紧凑度作为内部空间形态要素,借助遥感影像、Arc GIS等技术手段,对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时空特征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规律的总结,探讨天津市域内不同小城镇的演变模式和范型,将天津市域小城镇分为停滞发展型、轴向延伸型、圈层扩张型和填充蔓延型,分析不同类型小城镇的演变模式特征。通过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制度因素、地理交通因素、文化发展因素和区域统筹因素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具体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指标评价体系,探讨各影响要素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驱动力的强度大小,并探讨不同类型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综合机理。最后,根据天津市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存在的问题提出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与体验型消费观念的推广,城市消费模式开始逐渐转变,并对传统商业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旧城区商业空间改造成为存量规划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的旧城区商业空间改造研究大多停留在店铺业种业态与街道景观设施等层面,未能树立系统发展观,对商业建筑自身发展动力与其所处城市环境间的矛盾认识不足,对商业空间活力的提升效果有限。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意义在于通过探寻生态元在生态系
城市的发展带来人口的增长与用地的集中,往往形成高密度状态。居住空间作为城市功能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城市空间构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是高密度城市特点的集中展现区域。因此,高密度城市常伴随着的空间拥挤、设施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在居住空间中常有体现,如何实现高密度状态下居住空间宜居性的提升,对于我国旧城改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与住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海面温度和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台风灾害作为最常见的一种极端气候灾害,其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已产生愈渐严重的威胁。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人口大量集中,使该区域在面对灾害时呈现出更高的脆弱性。对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研究及综合防风策略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破迫切与重要。论文选取台
在我国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四十年以来,社会经济水平、国家整体实力收获令人振奋的发展成果,同时与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是体现在各类城市建设空间环境质量上的良莠不齐。空间塑造手法单一、建设质量缺乏细节、城市形貌刻板化、功能偏离受众等诸多问题成为高速发展语境下不能规避的问题。而城市设计作为一种高效提升城市整体环境的手段,在促进城市建设品质优化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本文选取了城市景观中的微观层面城市天际线这一要素作
快速城镇化使我国许多城市相继进入增存并行发展的时代,城市中心区往往呈现高密度、高强度、高复杂性的特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灾害威胁在城市中心区的复杂环境下更为凸显,如人口的高度聚集使其在面对地震等灾害时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避难疏散是城市防灾的关键一环,良好的避难疏散空间体系是人群灾时得以安全、快速疏散的重要保障,但城市中心区的复杂限制条件又使其在避难场所布局、疏散通道网络组织等方面受到极大限制
近年来城市极端灾害频发,城市对于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大。灾害给城市造成重大破坏和损失的程度与城市空间的承灾性紧密相关,避难空间是城市安全建设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是城市应对灾害的重要保障。韧性理论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抵御灾害冲击的能力,韧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趋势。因此,基于韧性理论,对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规划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先对系统论、韧性城市、综合防灾、灾害风险等
纵观城市发展历史,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使位于城市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矛盾激化,历史文化街区需要承担更多的现代城市功能,但囿于历史文化街区地上空间资源有限,因此地下空间利用势在必行。在城市地下空间整体利用的大趋势下,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后植入性”及其对地下空间提出的保护限制条件要求地下空间整体化利用。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了地下空间相关理论并明确本次研究的对象与案例选取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里的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步行环境不断恶化。步行作为一种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倡步行不但能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减少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山地城市,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城市步行空间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空间具有很高的复合性,山地城市居民在日常进行步行活动时会比在平地消耗更多的体力,步行的困难程度更大,对步行
在我国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下,减少出行碳排放已成为低碳城乡建设的关键环节,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重要的城乡要素之一,其布局运行对出行碳排放具有明显的锁定作用。目前,国内以控碳为目标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侧重于提出定性优化建议,将碳排放量化分析技术纳入城乡规划体系是低碳发展背景下规划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居民出行碳排放约束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系统方法
遗产社区是遗产发展的首要利益相关者和价值承载者,对于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正成为国际遗产保护关注前沿。遗产社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遗产旅游在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社区与居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干扰居民日常生活、使居民边缘化、加剧居民的贫困状态等。当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是新时期我国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关注遗产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对于有效传承活态遗产、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