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台精密离心机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振动台与离心机复合的结构形式构成试验系统来模拟飞行器发射段或再入段过程中的过载与振动的复杂动态环境,这种复合形式的设备能够提供更为真实的环境状况,同时也能揭示某些地面实验中难以暴露出来的但在飞行或者发射过程中的确能够发生的复杂状态和破坏情况。模拟这种复杂的动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对复杂动态环境的认识,建立精确的误差系数,提高惯性仪表的测量精度,提高研究能力和研究手段,实现研究的天地一致性。本课题主要研究复合台离心机在实现过程中的精密测量与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离心机的控制系统结构形式、角位置的精确测量、基于DSP的嵌入式控制器设计、上下位计算机的实时通讯问题、系统仿真试验分析、离心机控制系统软件、硬件系统设计与在实验转台上的调试问题以及离心机周期扰动的特点和抑制周期性干扰的控制策略等问题。离心机控制系统以实现嵌入式控制器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基于DSP和FPGA等组成的实时控制器,在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设计、调试、闭环模拟系统验证、系统实现等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包括离心机角位置测量元件、主控制器、上位机通讯模块、DA转换模块、闭环模拟系统验证,电机及其驱动器等几个关键环节模块展开了研究工作。对离心机被控对象进行了建模,针对离心机开环控制系统相位裕度小、复合台机械谐振频率低、系统带宽设计受到限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超前校正控制器,进行了离心机系统仿真试验分析。并在实验转台上对离心机控制系统的进行了调试和闭环频率特性测试。针对实验转台调试过程中存在的系统的带宽偏高、谐振峰值较大、中低频段系统刚度较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在实验转台系统上进行了实现,为复合台离心机的工程实现做好了准备。控制系统程序设计研究了如何将之前设计的校正控制器进行算法实现,并实现了离心机控制系统的精密定速、定位功能。离心机控制系统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上位机,在上位机上编写了控制界面,实现了对下位计算机的实时检测与控制,并完成了人机交互和复合台系统数据管理等监控任务。嵌入式控制器FPGA模块实现了精确的角位置解析以及与DSP的通信功能。针对复合台存在动不平衡、电机波动等力矩扰动,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重复控制进行扰动抑制的控制策略,设计了相应的重复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对加入重复控制器的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性能分析和检验。为实际系统实现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流体密封包括流体动密封和流体静密封,这是流体机械和动力机械不可缺少的零部件。虽然它在整台机器设备中不是很大的工作元件,但其作用对整台设备、整套装置,甚至对整个工厂
可穿戴计算机是一种微型的、可穿戴在身上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它通过各种功能单元延伸了人的智能和感知能力,而对各功能单元的接口设计将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能扩展性、可穿戴性
所有的实际控制系统都存在着物理或者出于安全方面的防护约束。这些约束代表着实际控制系统中最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尽管线性控制理论早已发展成熟,然而,实际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约
随着电子控制单元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多,现场总线已被引入到汽车控制系统之中。汽车网络不但可以解决传统的线束庞大的问题,而且各控制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流也非常方便。与CAN总
研究了机器人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首先以两关节机器人为例,介绍了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由来。然后利用线性反馈控制技术,把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机器人动力学模
产品质量是生产型企业的命脉,对织物的疵点检测一直是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环节。传统的纺织企业大都采用人眼观察完成织物疵点的检测,该方法具有劳动强度大、枯燥乏味
轧钢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其中以无头轧制技术最为引人注目。本文简要介绍无头连续轧制技术的工艺特点及效益,着重阐述自主研发的无头轧制模拟实验平台的构成、基于现场总线的全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交流调速系统的要求也随之增加,系统控制性能的要求也在提高。目前,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成为交流传动研究的热点,它摈弃了传统的速度传感器,采用直接转矩的
在新兴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基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本论文搭建了智能小车控制系统平台,设计并且实现。所谓智能,往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造物主的馈赠,感知环境、决策、
随着存储工业和存储需求的不断发展,网络存储已经成为主流的存储的方式,存储管理的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一些近年发展起来的存储技术,例如SAN和NAS也开始无法满足这种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