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刑后民”原则例外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e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司法实践中,常出现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发生竞合的情形。长期以来,实务上针对该类案件主要以“先刑后民”为模式处理。尽管“先刑后民”已成为事实上的指导原则,但立法上并无明确规定。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该处理模式逐渐不能满足部分刑民交叉类案件的需求,使得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济和充分的保障,法律的权威也受到损害。鉴于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刑民交叉案件的认知不一,本文对该类案件进行重新定义和划分,并试图从法理基础上质疑“先刑后民”处理模式的合理性,同时从司法现状的典型案例中分析该处理模式的现实问题,提出刑民交叉类案件的例外处理模式。此外,本文运用比较法的方式将域外的刑民交叉案件模式进行借鉴,由此大胆设想我国刑民交叉案件的例外处理模式。本文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主要在现有的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刑民交叉案件进行重新定义,并依据表现形式将其类型化;同时结合我国现有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对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的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分别为:“先刑后民”、“先民后刑”、“刑民并行”。第二章则主要对“先刑后民”处理模式的法规条例进行梳理,从该处理模式长期存在的成因角度分析其法理基础的不足。此外,通过对司法现状该处理模式的滥用分析其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三章则从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两方面对“先刑后民”处理模式进行例外评析。第四章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式将域外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的模式进行列举,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处理模式和刑民诉讼分开审理模式,从中获得对我国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的启示。第五章通过对“先刑后民”例外模式的设想,提出具体模式的证明和证明标准以及对事实认定的处理,为解决刑民交叉案件提供一些建议,为我国刑民交叉案件的妥善解决和处理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综合运用法学理论,采用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理论上对委托合同的主要概念,成立的要件,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合同变更,合同解除、终止及赔偿责任等基本理论进
企业决策主要依靠信息提供有力支持,而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又需要依靠会计监督确保其对企业决策的有用性,即,包含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高效性和时效性。否则将无法保证
本文围绕海洋工程项目管理这一课题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阐述了本课题提出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内和国际项目管理的理论及发展概况,并对我国和我国造船行业项目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了
当今世界是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等方面激烈竞争的世界,所有这些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取决于教育。现在,世界各国教育的的重点开始转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
《孟子》是我国儒家传统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四书”。《孟子》不仅是文学经典,也是哲学巨著,具有丰富的文学表现形式和哲学思想内
使用被动阻尼器消耗地震中输入结构的能量可使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内部设备的安全可靠度均得以显著提高,该项技术现已成为工程抗震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各国工程抗震专家和学者均
使用自行研制的镀液配方,研究了在钨铜合金基体上化学镀镍磷的可行性。试验通过恒电位极化诱发法在NiSO4-H2PO2^-体系中实现了钨铜合金表面的化学镀镍磷。对极化过程中基材表
目前,在教育普遍强调关注学生个性,体现学生主体的形式下,学科教学改革除了强调教师应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方式上有所革新外,首先更应该关注学科课程内部存在的问题,因为从课程的
“属于上帝的当归于上帝,属于凯撒的当归于凯撒”。尽管这只是一段讨论宗教与政治间关系的法律名言,但它同时也非常清楚、简洁地揭示了商标法律关系中商标品牌价值培育者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