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目前西医治疗尚无法有效逆转心脏重塑进程,更无法阻止本病向终末期发展,降低死亡率,且西药具有一定毒副作用,难以完全满足广大肺心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需求。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对其研究的深入,中药汤剂、中药针剂、中成药、针灸、穴贴等多种中医疗法在本病临床治疗上取得一定疗效,极大地丰富了肺心病治疗手段,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但目前的中医药研究尚缺乏证候的规范化辨证分型、缺乏中药用药的系统化标准、更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结果等,难于指导临床实际应用,阻碍了肺心病中医药治疗的进一步研究。目的初步整理、归纳目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药疗法相关文献的辨证、治法、方药及特色疗法的特点,总结其特点及规律,为进一步探讨疾病辨证规律,建立统一化、规范化的辨证分型标准,以及建立规范化肺心病中医临床路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现代文献研究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搜集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文献。将检索到的文献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把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按辨证论治、单方验方、中药制剂、中医传统疗法、以及名老中医经验进行分类,各类文献分别采用相应的文献信息提取表详细记录各文献数据。同时利用Excel建立信息数据库,录入文献信息采集表中的相关研究信息,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导入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各种中医药特点。结果本课题共检索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相关文献共5559篇,经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入选研究的文献共535篇,其中分为辨证论治类53篇、单方验方类154篇、中药制剂类311篇、中医传统疗法12篇及名老中医经验5篇。辨证论治类文献研究结果显示本病证候中主证以痰热壅肺证(18.4%)为主,阳虚水泛(15.0%)、痰浊阻肺(10.7%)、瘀血阻络(9.7%)次之,而兼证以肺脾肾虚(11.7%)为主,总结认为“热、饮、痰、瘀、虚”五大证相兼为病。单方验方类文献研究结果显示本病治法以活血(16.0%)、化痰(13.8%)、益气(12.3%)、利水(12.0%)、清热(10.4%)为主,其中“痰、瘀、虚”为疾病关键因素,“饮、热”为疾病重要因素。中药制剂类文献研究结果显示本病多选用活血与益气类中药治疗,以“血瘀、气虚”为辨证要点。而总结四位名老中医经验得出本病主要以“阳虚、水饮、痰浊、瘀血”为四大致病因素,治疗上注重以温阳利水、化痰祛瘀为法。结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多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肺脾肾(阳)气虚衰,标实为痰热、水饮、痰浊、瘀血伏肺,其中“虚、饮、痰、瘀、热”五大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肺心病反复急性加重、病程迁延不愈。治疗上本病根据自身的五大特点,多以“清热化痰、活血利水、温阳益气”为主,再辅以辨证加减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