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回归——因德拉·辛哈小说《人人都叫我动物》中的动物性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uang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当代印度裔英国作家,因德拉·辛哈以其对印度社会的独特书写著称。他的小说《人人都叫我动物》讲述了动物性和人性之间微妙的关系,深受评论界青睐,并入围布克奖。  《人人都叫我动物》于2007年出版,是辛哈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名曰“动物”,是一名19岁的男孩。他以23盒磁带的叙述,再现了经济发展给第三世界国家的环境带来的不可逆破坏。“动物”用印地语讲述,展示了印度考夫波尔居民因当地的美国公司毒气泄漏事件生活在恐慌之中,并引发出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爱与暴力的故事。辛哈的语言随着人物身份的异化呈现出荒诞、野蛮的特点,贴合人物身份的语言真实反应出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小说人物形象和后殖民元素的基础上,侧重探索小说主人公的动物性的表现和动物性的成因,并探讨人性的彰显如何将人物从动物性的深渊中解救出来。本文第一章论述了什么是动物性以及动物性在文中的具体表现,解读动物性造成的各种形态的暴力。第二章分析产生动物性的主要原因,即工业化和边缘化。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论文分析了文中人性的缺失给“动物”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论证动物性产生的原因,及人们在这座受创的“恐怖之城”中如何生存和找寻人性。最后,第三章将结合社会现状,以“动物”的自我救赎为例,结合文中人物人性回归的表现和成功,探讨全民族的救赎和出路,并进一步指出人性回归才是动物化人类的根本救赎之道。  同时,由于印度的殖民历史给该国文学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本篇论文也涉及小说中殖民统治对“动物”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动物性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等问题。论文从动物性出发,分析小说中东西方力量之间的抗衡,指出公正的司法体系和宽容的人性关怀才是民族复兴和救赎之道。
其他文献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借此将辽东半岛归为己有。1931年又蓄意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略东三省并与第二年3月1日在新京(长春)拥护爱新觉罗溥仪为元首,成立了
PCB厂商使用自动光学检测仪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到重要的缺陷,而对于一些特殊设计和装饰性设计则不需要检测.如果要达到这一效果,就必须适当调整系统的检测参数.提供一种衡量AOI
教育是国家繁荣、民族进步的基石,是奠基工程。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具有极端重要的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舒尔曼(Shulman)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
母语是英语的人如何使用英语引用系统已经被大量研究。但是,母语是非英语的人如何使用英语引用系统未被研究。本文目的是不仅研究母语是英语的人(英国人)如何使用英语引用系统,而
学位
现在有不计其数的文章和实例说明采用二维或三维锡膏检测工艺来控制印刷流程,排除或发现粘贴印刷中出现的错误具有很多优点.作为自动光学检测(AOI)和锡膏检测(SPI)领域的领导
作为一名双语作家,纳博科夫的作品甚丰。凭借《洛丽塔》一炮走红,纳博科夫其他的作品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斩首之邀》是纳博科夫最器重的作品,国内外对该作品的研究与评论热度
相关研究表明,动机是决定学习者语言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动机的缺乏会导致学习者对学习失去兴趣,使教育目的很难有效地实现。目前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主要是对动机的激发进
第八届中国电视南方论坛暨2015年度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发布会于2016年2月25-27日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本届南方论坛以《互联网+中国制造》为主题,旨在探讨大数据带给媒体的
2015年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一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全媒体时代(All Media Era)。自媒体的受众改变了信息的接收方式,大众对新闻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