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纳米材料与生物放大策略在电化学适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是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传感分析方法,具有检测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实时监测等显著特点。电化学适体传感器是指以核酸适体作为分子识别元件,根据适体与目标物配合体结合前后电化学信号的变化来进行分析检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由于结合了适体和电化学分析方法两方面的优点,该类型生物传感器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与此同时,将适体识别元件与各种电化学转化器相结合构建的新一代电化学适体传感器进一步丰富了传统的电化学检测生物分子的方法。为了提高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其他文献
随着检验部门、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等生产、科研、教学的开展,从各单位实验室排放的废水量不断增多,性质也越来越复杂。实验室废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苯系物作为常规有机溶剂是实验室废水中重要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明确规定,废水中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以及邻二甲苯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分别为0.1、0.4、0.4、0.4
为了模拟光合作用,实现太阳能的有效利用,近年来,给受体系统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成为研究的热点。卟啉、酞菁以及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光电化学性质,是人工
为什么我们需要人形机器人?  我先给各位同学介绍一下,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一个与机器人共存的社会。因为人类想面对的是人,而不是智能手机或者计算机,我们没有这样一种功能去识别卅智能手机或者计算机,但是我们在大脑当中有很多的功能,可以让我们识别出人的特征。我研究了怎么样能够去实现人的一种运动、人的外表、人整个的组合。我们希望将来有这样一种机器人能够更接近于人,因此我们首先要去研究人体,然后创建这样
本论文选用预先制备的多金属氧酸盐(NH4)6[H2W12O40]·3H2O和XW12(X=Si或P)为原料,利用常规的水溶液合成方法及水热合成方法,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反应原料合成了七种未见文献
学位
微纳米加工技术不仅能实现功能结构与器件的微小型化,也可以构筑具有许多不同于宏观尺度特性的微纳材料和结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纳机电系统、微全分析系统、微纳光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