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卟啉类光敏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卟啉具有很高的摩尔吸光系数、较宽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较强的荧光发射,常被用作分子探针或癌细胞标记物;卟啉还具有光稳定性好、细胞暗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对迅速增殖的细胞表现出优先聚集作用,因此,在合适光源照射下,可以释放出单线态氧选择性杀死癌细胞。卟啉类光敏剂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在肿瘤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合成了两类新型卟啉光敏剂,一种是以方酸作为连接基团形成卟啉-方酸-卟啉三元体系;另一种是合成不同类型的直接键连双卟啉,探讨了这两类光敏剂的光物理性质以及方酸的引入、不同键连方式和重原子等对卟啉产生单线态氧效率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在卟啉-方酸-卟啉三元体系中,方酸基团的引入使得卟啉的Soret带变宽,摩尔吸光系数变大。卟啉与方酸之间存在电子相互作用,其中卟啉为电子给体,方酸为电子受体,形成了D-A-D结构的光敏剂。利用纳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仪测得1b的三重态寿命比单体9长,说明方酸基团的引入使得分子的三线态寿命增长,有利于三线态卟啉及时的将能量传递给三线态氧,增加了单线态氧生成的可能性。在单线态氧的测试中发现,方酸的引入促进了单线态氧的产生,1b光氧化DPBF的效果是单体9的1.67倍,是传统的光敏剂TPP的2.45倍。⑵在不同直接键连方式的双卟啉体系中,2a–2c的紫外吸收相比卟啉单体11都有很明显的红移,在近红外和红外区都有较强的吸收。相较于单体,meso-meso单键键连方式使得卟啉的三线态寿命增长,且裂分成能级相近的两个三线态和两个单线态,增加了卟啉的单线态向三线态系间窜越的概率;而双键和三键键连双卟啉2b和2c的三线态吸收用纳秒级的激光闪光光解仪检测不到,这可能导致三线态光敏剂没有足够的时间将能量传递给三线态氧。在2a–2c单线态氧测试中,得知2a光氧化DHN的效率最高,是已报道的光敏剂TPP的2.33倍,是卟啉单体11的2.93倍,而2b和2c却没有单线态氧产生。在光催化氧化苄胺偶联的反应中,2a光敏化效果优于传统的光敏剂四苯基卟啉(TPP)、亚甲基蓝(MB)、三联吡啶氯化钌(II)等,且对具有拉电子和推电子的底物都适用。我们进一步在2a主体上引入溴原子和金属原子,考察了不同的重原子对卟啉单线态氧产生效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溴卟啉2d、钯卟啉2h和锡卟啉2i有很好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三者与2a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的大小为2i>2d>2a>2h。
其他文献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某种教学目标,需要制定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完整课堂模式的制定是在满足目标倾向、实现条件、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操作程序这五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完成的,其中主要依据目标倾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展并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并加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树立自信心。而在参与型课堂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活动完成建构从而掌握
本研究包括如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在Lewis碱的促进下,实现了MBH碳酸酯与1,5-双杂原子亲核试剂的串联[3+5]环化反应,为高效构建1,5-双杂原子八元环状化合物,如1,5-二氮杂环辛烷、1,5
α-羰基二硫缩烯酮是一类多官能团的重要有机合成子,由于烷硫基和羰基的活化作用,使得双键被高度极化,α-位电子云密度很高,作为亲核中心发生反应,而很重要的β-位碳原子可以作为
L型沸石是一种具有一维孔道结构,孔径在0.71 nm左右的大微孔沸石分子筛。其最早的人工合成是由Breck D w等人在1965实现的,并且由Barrer和Villiger对它进行了结构测定。L型沸石
手性杂环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具有药物活性的合成化合物中,因此如何实现简洁、高效地立体选择性构筑杂环骨架已成为当代有机合成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论文主
高功率、大容量、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市场,如电动助力车电源、发光二极管矿灯电源等,促使新型、廉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LiFePO_4正极材料正是迎合了这一需求,而受到业内的关注。本论文采用两段式高温固相反应的氢热还原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LiFePO_4。用Fe_2O_3、Fe_3O_4、FePO_4三种化合物为铁源,用蔗糖、柠檬酸、淀粉为碳源,用MgO为Mg~(2+)掺杂原料,用
碳纳米管阵列是碳纳米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它在场效应晶体管、化学传感器以及光学器件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研究CVD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