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接主义视角探究基于网络的英语协作学习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x8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的网络学习工具和学习平台,这也就为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学习方式和模式也随之在发生着变化和更新。尤其是在2004年加拿大教育学家 George Siemens提出了连接主义这一新的学习理论之后,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越来越成为学者们提倡的新的学习模式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高校英语网络协作学习现状的研究与分析,讨论这一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该学习模式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各方面能力的分析。  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连接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领域,或者其理论介绍本身。基于这一理论的网络英语协作学习的可行性亟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先通过问卷,访谈和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得出了英语网络协作学习在中国高校目前的运用情况,并在作者对连接主义以及英语网络协作学习方式的理解与认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现状存在的原因。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英语网络协作学习在中国的应用的可行性: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英语学习工具和学习平台的开发;新形势下的新学习理论的引进;中国目前英语学习环境的现状;学习者网络协作学习意识的逐步增强。  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影响英语网络协作学习在中国应用的三个因素,分别是:传统的教与学模式;传统的教学评估体系;以及教师与学生自身的素质。最后本文就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总之,通过本文的研究讨论,显示出了网络技术下的英语协作学习在语言学习方面的潜力。尽管本文存在诸多不足,但是本文作者希望就此能引起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所罗门之歌》是伟大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部经典之作。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引起了评论
语言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同时也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同精确性一样是自然语言本身的固有特征之一。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L.A扎德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提出了’“模糊集”的问
被公认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今文学领域最为多产的几个女作家之一。由于其幼时曾在加拿大多个州生活并学习过,加上后来在美国的留学经验,阿特伍德拥
托尼·莫里森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性作家,其作品深入剖析黑人的心灵世界,再现黑人种族受奴役的惨痛历史,关注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同时探
名词化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在语言表达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较为正式的学术、科技文体中,语言表达对词语的要求愈加严格:其表达不仅要达意,而且要严谨、准确、合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