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人文关怀及其教育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人文关怀的内涵,从古今中外对艺术设计人文关怀的不同侧重点出发,分析了艺术设计人文关怀的三个层次,包括个人的视角、社会的视角和自然的视角,并讨论了我国相应的艺术设计及教育问题,倡导广阔视野中艺术设计的人文关怀及其教育。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全文讨论内容的初步解释和辨析。包括人文关怀、艺术设计的人文关怀以及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讨论。首先分析了人文关怀的内涵与包含的不同视角。其次讨论了艺术设计与人文关怀的联系,即艺术设计作为为人服务的造物活动,包含了设计者的人文态度,这些态度构建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艺术设计必须担负起自身的人文责任。然后谈了艺术设计教育对设计人文关怀的间接力量。 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中关于设计人文关怀视角问题的深化。围绕艺术设计的人文关怀在历史上的具体表现展开。此章回顾了东西方历史上对艺术设计积极的人文探索与思考。简要地归纳了主要人物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艺术设计人文关怀视角的不同侧重及具体内涵。总的来看,对艺术设计的人文关怀探索随时代发展呈逐步深入的趋势。该部分为第三部分分析我国目前人文需求做铺垫。 第三部分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的人文需求在新时代的一些新的要求和艺术设计中有悖人文的现象,将主要原因归于设计师的培养方:艺术设计教育。文中回顾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中积极的人文探索和近年来的一些问题。最后文章对我国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人才的理念做出了具体的限定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其他文献
语音回路是Baddeley和Hitch于1974年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的一个子系统,主要负责声音信息的存储与加工。经过近30年的研究,现在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语音回路包括语音存储装置和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算速度的提高,教育电视节目后期制作已逐渐开始采用基于PC平台的合成软件,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根据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中后期合成软件的发展使
17世纪的欧洲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近代科学与哲学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思想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教育史上,这一萌发于十五、十六世纪,兴起于十七世纪并波及十八、十九世纪的教
双语现象是个人或集体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已受到越来越多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句的理解中会有什么样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正成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络不断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起到有效反馈信息的交互功能。科技的发展以人为本,生存信息化是当今信息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