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交叉口信号设置依据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ikuaile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环形交叉口控制方式多为无信号控制,依靠车辆间自组织车辆运行,而当交通量较大时交叉口车辆自组织能力会变低,车辆间冲突增多且混乱无序,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下降,运行效率降低,更严重时会造成环内车辆“锁死”现象,出环车辆在出口处被堵住难以驶出,入环车辆也难以驶入,环形交叉口无法处理因流量增加而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如果对环形交叉口实施信号控制,则有以下优点:1.交叉口交通秩序的改进。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各进口道的总流量接近或超过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时,会造成交通拥挤和堵塞,对环形交叉口实施信号控制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将车辆间冲突加以分离。2.提高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环形交叉口中车辆在环道上自由交织行驶,车辆的交织行为限制了环岛的通行能力。对环岛实施信号控制,可以将环道交织段大大缩短,减少交织行为,进而减少车辆平均延误。3.提高混合交通流安全性。对环岛实施信号控制后,消除了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在时间上的冲突,保证了交叉口交通流的有序进行,并且保障了行人与非机动车的安全性。但是,环形交叉口实施信号控制以后,当交叉口交通流量较小时,车辆的停车延误反而会增加车均延误,因此环形交叉口是否进行信号控制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依据。在总结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以理论建模和仿真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长春市实际交叉口数据,提出了环形交叉口信号设置的依据。设置依据的主要参数是通行能力和车均延误,并对现有的车头时距分布理论、间隙理论以及延误模型进行改进,使其适应于环形交叉口的运行规律。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环形交叉口车辆车头时距分布特性分析以长春市西安广场、新民广场等实际交通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进口道车流、环流区车流的车头时距特性,应用统计学手段分析了内侧、中间、外侧车道之间的差异性,建立了车头时距分布模型,并进行了参数标定和验证。(2)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依据间隙接受理论和车头时距分布规律并结合现有的配时方案、几何条件等建立了信号控制下的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利用实际环岛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了车流跟车时距、信号周期等参数对通行能力的影响。(3)环形交叉口信号设置依据利用仿真手段分析了环形交叉口的延误特性,依据无信号控制和信号控制的环形交叉口的车均延误确定了信号设置的临界流量。当车流量小于临界流量时可以不对环岛进行信号控制,而当流量超过临界流量时就需要进行信号控制以保证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分析了饱和流率、信号损失时间等参数对临界流量的影响。本文对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车均延误、环形交叉口信号设置依据进行了深入剖析。但研究受到数据和精力的限制存在一定局限性,故在论文的最后提出展望,制定下一步研究计划。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公共关怀观蕴含着对人类公共性信念和理想的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体的客观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理性写照,表征着人全面占有自己真实的客观的本质关怀。马
戏剧教育可以提供良好的情绪状态、精神状态和生命状态,这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由于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得以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已经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当中,这有助于高职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现代化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即是信息化教学,信
分析基于微格理念的三位一体教学内在机制,提出一套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操作模式,该模式具有培养目标清晰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详细过程可描述、可观察,并支持校企、师生、生生
探讨护理干预在肾移植患者术后康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3月于某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86例,按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
作文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但困难也不少。学生经常感到内心有体会却表达不出来。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仿写教学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生活和范文之间
提出利用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搭建任何时间、地点、终端都能开展实验的3A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云平台。面向学生个性化需求及社会需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