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fnxk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面对“三农”问题日益凸显,我国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启动“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开始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与发展前景。但是,与城镇居民比起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问题仍然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通过探讨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进而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促进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是化解“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在明晰“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收入”等基本概念和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直接和间接机制基础上,分别从总量和结构方面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收入的现状,运用系统GMM分析方法就2008-2018年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从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上看1990-2018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一直在不断上升。从结构上看,2007年之前的财政支农支出各个项目中,支援农村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与基础建设支出的投入量较多,而其他费用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的投入较少。2007年之后的财政支农支出各个项目中,农业支出和水利支出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扶贫和林业支出,而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所占比重最低。从农民收入的总量上来看1990-2018年一直是不断增加的,从结构上看,工资性纯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都在不断增加,但增长率波动较大、稳定性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知: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有助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但是财政支农支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有限。其中,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的促进作用比对财产性纯收入的促进作用要强,对家庭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纯收入的作用相当。本文提出的对策有:财政支农支出除了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外,还需突出财政支农支出的重点,并不断完善支农资金管理体系,通过加大人力资本要素投入、转变农业供给结构、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等方法促进农民四项收入的增加。
其他文献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历年来受到国家的重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以来,西部地区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农业作为西部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程度仍不容乐观。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受生态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落后等多因素制约,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往往呈现出发展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受灾与绝收面积大的现状,这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探究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有必要对西部地
以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青少年的犯罪数量和犯罪恶劣程度正在日渐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的遏制和矫正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环境、沟通能力、学校氛围等等。一些青少年由于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与伤害,可能会不断地积累心理压力。如果没有接受正确的心理疏导,便有可能使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这种转变有的非常迅速,有的则可能持续很多年,这种由受
产业融合发展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在技术、产品、市场及制度上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发展。伴随着大众旅游多样化、休闲化需求的凸显,与相关行业部门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在乡村,农旅融合是乡村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农业产业发展创新的新路径。万州是重庆的第二大城市和成渝城市群沿江城市带区域中心城市,万州区观光农业发展有着良好的资源基础与广阔的市场基础;万州区特色农产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为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充分肯定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科技不断运用于农业发展过程当中,智慧农业正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智慧农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许
在党的十九大呼吁“深化监管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上交所和深交所逐渐在信息披露方面成为一线监管机构,创新性升级为资本市场的新晋“督导”,加之近些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所推行的信息披露直通车,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监管效果更加受到瞩目。然而,先前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以证监会为主体的监管机构实施行政处罚性监管如何对企业产生影响,对证券交易所发挥的非处罚性质监管效果的研究显得相对有限。同时,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减速,一
农村房屋是每个农户生活中的重要财产,它是农户能够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也是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由于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地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出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且农村劳动力一直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房屋搁置率较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农民资产的损失。因此,近两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把激活和利用农村闲置房屋作为了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村房屋租赁的模式,大多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深,养老成为我国社会治理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农村,部分农村老人甚至陷入无人养老、无钱养老的尴尬境地。农村老年群体的特点以及环境的局限,需要推行公立养老院兜底,但养老院数量的增加并未带来服务质量的提升。养老院在运营效率方面存在不同程度问题,例如:老人满意度低、管理者水平有限等。并且纵观以往研究成果,大多聚焦于城市养老,对农村养老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将选择研究农村公立养老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由农业向工业过渡,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避免地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企业作为社会环境治理的主体,如果其能够有效作为积极进行环保投资对于社会环境治理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环境治理的私人成本较高,私人收益可能得不到充分补偿,企业主动进行环境治理的动力不足,这时就需要国家通过颁布环保产业政策的手段对企业行为进行干预,通
随着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人们往往选择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能力、经验等,以求得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这种现象也使得企业提高了自己的岗位要求设置,尽管该岗位可能并不需要资质那么高的人来做,人才迫于较差的就业形势也不得不选择低于自身能力要求的工作,于是导致了资质过剩现象的产生。资质过剩指的是员工的教育、学历、经验等高于工作所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质过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来,国务院、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要加快学校体育基础制度建设、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的工作目标。2014年教育部体卫艺司成立“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操)”启动了学生运动技能标准(体操)研制工作,着沈阳体育学院为牵头单位进行学校体操等级标准地制定与竞赛地具体实施、管理。国家体育总局也在《大力改革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培养体育人才从娃娃抓起,要建立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