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LED用稀土掺杂三基色荧光粉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s5c112j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庞大的W-LEDs照明市场前景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高的电光转换效率和控制成本,是我们研究的目标,现阶段首要任务就是优化商用W-LEDs的使用参数和寿命,这就要由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和性能来取决定性作用了。荧光粉主要由粉体基质和活化剂组成,其中大多以稀土离子为激活剂为多。本论文采用平行实验设计方法分别合成了可被近紫外光和蓝光激发的荧光粉,并对这些荧光粉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旨在开发和筛选能有希望被用于W-LEDs的高性能荧光粉。采用熔盐法合成不同稀土离子激活的氯磷灰石(Ca5(PO43Cl,简称ClAP)荧光粉,为发育良好,尺寸均一的ClAP微晶。研究了氯磷灰石的晶体结构,烧结温度,熔盐比例和煅烧时间对ClAP物相、形貌等影响。当烧结温度为600℃,(ClAP/熔盐)比例为1:3,煅烧时间为4 h条件时,ClAP基质的形貌最好,尺寸均一。在此基础上研究以ClAP为基质分别掺杂Eu3+、Eu2+、Tb3+和Sb3+荧光粉发光性能,且近紫外(紫外)芯片激发的ClAP:Eu3+为明亮红色荧光粉,ClAP:Eu2+为明亮的蓝色荧光粉,ClAP:Tb3+为明亮绿色荧光粉,ClAP:Sb3+为蓝绿色荧光粉。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钪酸钙(CaSc2O4)基质,研究煅烧温度对其物相和形貌的影响。当煅烧温度为1400℃时,钪酸钙基质为纯相,显微形貌为平均尺寸1-3μm椭圆形颗粒。我们对钪酸钙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Eu3+掺杂对CaSc2O4物相和发光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其掺杂浓度。在近紫外(紫外)和蓝光芯片激发下当浓度系数x=0.1时CaSc2O4:Eu3+为最佳掺杂浓度的红色荧光粉。在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钪酸钙(CaSc2O4)基质并在CaSc2O4基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不同Ce3+掺杂对CaSc2O4基质物相和CaSc2O4:Ce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优化其掺杂浓度。在蓝光芯片激发下,当浓度系数x=0.05时CaSc2O4:Ce3+为最佳掺杂浓度的绿色荧光粉。
其他文献
粗糙集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智能信息处理方法,主要用于知识发现、决策分析和数据挖掘等领域。随着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提出了众多粗糙集拓展模型。其中,邻域粗糙集模型以及模糊粗糙集模型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邻域粗糙集模型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模糊粗糙集模型使得粗糙集理论应对模糊性问题时拥有了较好的处理能力。无论何种模型,属性约简在粗糙集领域中仍然是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目的是在不影响分类性能
本研究针对我国畜禽养殖中存在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薄弱等问题,选取猪场粪污为原料,利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发酵工艺处理后获得沼气、
既有文献发现,高绩效员工对组织和工作团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会引发组织内同事间、甚至是上下级之间并不乐观的社交体验和恶劣的行为表现。最近的研究发现员工过去的行为表现轨迹发展也被纳入了组织的社会比较中,甚至会引发人际互动中更持久、更恶劣的行为应对。因此,本研究将时间因素应用到社会比较研究中,将个体过去的表现纳入对未来状况的评估中,探究不利绩效时间社会比较(过去一段时间内同事的绩效发展比自己的
稀土元素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的应用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领域。随着创新产业以及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先进稀土材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民居改造的需求与日俱增,民居改造如今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如何满足新时代农民对住房条件的需求,结合地域环境改造出适应时代的
光伏扶贫是指将光伏产业与农村扶贫工程结合,利用村级电站(含户用)或集中式电站发电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作为中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光伏扶贫具有发电收益的稳定性、新能源推广的现实性、节能减排措施的创新性等诸多优点,其脱贫攻坚效果更是倍受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的重视。本文首先对光伏扶贫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然后基于2013~2016年中国光伏扶贫试点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评估了光伏扶贫
随着高分子化学学科的发展,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逐渐深入拓展到对链结构的精确控制。近程结构(又称一级结构)是决定合成聚合物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高分子化合物近程结构
随着遥感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多种传感器已应用到卫星中用于获取不同种类的遥感图像。但由于辐射能量限制,遥感卫星传感器不能捕获同一地区既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又有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仅可以获取到光谱信息丰富但空间分辨率较低的多光谱图像(Multispectral Image,MS)和高空间分辨率但低光谱分辨率的全色图像(Panchromatic Image,PAN),但在现实应用中如岩性分析、地图更新和
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均有可能遭遇低温冷害的影响,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影响品质。因此,提高水稻的耐寒性和培育耐寒的水稻品种对满足世界人口的粮食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耐冷的粳稻新品系J07-23和籼稻品种IR36杂交衍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萌发期、芽期和苗期进行耐冷性鉴定,并进行耐冷性相关的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
本文利用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激光剥蚀等手段,对采自麦哲伦海山区维嘉海山的两块板状结壳(MCSD57和MCSD73)及采薇海山北部海盆的一个钴结核(M3BC1702),进行了微观构造、常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磷酸盐化作用、物质来源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维嘉海山的板状结壳厚度大,具完整而典型的三层构造。下部致密层主要为水平纹层状构造和柱状构造上下交替排列,中部疏松层为树枝状构造和斑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