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热暴露条件下中等强度γ-TiAl合金疲劳寿命的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87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研究了全片层组织的中等强度γ-TiAl合金Ti-45Al-2Mn-2Nb-0.8TiB2在三种不同的热暴露状态(无热暴露,热暴露,热暴露+表面氧化)下,四种加工表面与高频疲劳行为的定量关系。研究发现:在该TiAl合金的疲劳过程中,除直接线切割的部分样品外,喷丸、电解抛光和V型缺口样品的交变疲劳最大应力往往高于其条件屈服应力(σmax>σ0.2),最大受力面上会出现局部区域的塑性变形。直接线切割样品的条件疲劳强度呈现较大的不确定性;磨削后经电解抛光处理的试样,表面光滑平整无缺陷,但其条件疲劳强度相对于直接线切割试样仅有小幅度的提高;喷丸处理能给该合金带来较深较强的表面压应力层,更能有效提高合金的条件疲劳强度。降低TiAl合金的屈服强度有助于在V型缺口(Kt=3.0)试样的缺口根部产生较明显的塑性变形,有助于降低合金的缺口敏感系数。长时间的热暴露使得铸锭内部组织趋于平衡,内应力充分释放,屈服强度少量降低,无“热暴露脆化”现象发生,导致此状态的四种加工表面的疲劳性能相对于无热暴露的同种加工表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显示出“热暴露增强”的现象。热暴露后的喷丸和电解抛光样品,有几乎相同的疲劳强度,表明热暴露后的抛光样品的疲劳裂纹抗力已经赶上了喷丸样品。当经历长时间热暴露+氧化时,相对于无热暴露和整体热暴露(无氧化),该合金的疲劳强度有增有降,依表面加工方式而定。表面质量差的线切割样品以及表面无压应力的电解抛光样品,出现“热暴露+氧化增强”的现象。这表明大气热暴露导致的应力弛豫现象带来的有利效果大于表层氧化产生的不利效果。热暴露+氧化对喷丸样品有明显不利的效果,热暴露引起的应力弛豫导致喷丸样品表面压应力降低,层厚减薄,氧化引起表面疏松,引入缺陷。二者的不利效果高于热暴露引起的应力弛豫的有利效果。在三种热暴露状态下,V型缺口(Kt=3.0)均是疲劳断裂的主导因素,缺口根部都存在σmax>σ0.2的受力情况,均产生根部局部塑性变形,均出现缺口根部的“缺口强化”效应。这种效应在热暴露或者热暴露+氧化后更显著。不同加工表面上的疲劳裂纹萌生会优先在全层片组织中弱的组织和相上形成,这包括晶界和α2-γ片层界面以及γ-γ的相界。它们对裂纹萌生最为敏感。该合金在700℃下的氧化动力学显示出三阶段的特征:在700℃下,此合金前1000h的氧化速率最高,1000h之后开始下降,3000h后的氧化速率趋于平缓。经过7000h的氧化,该合金表现出良好的氧化抗力。
其他文献
<正>建筑的外在表现和功能构成是可直接被大众感知的表面层,建筑结构是支撑并实现建筑外在形式的内在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和工业化生产方式将建筑
<正>在任何一项建造实践中,建筑与结构的表达都是一个被反复讨论的话题和不断推演的过程。在建筑与结构融合的合理性与表达的真实性这两者中,常常有如体育中心的大跨度建筑、
采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在Si(100)和不锈钢基片上,采用不同负偏压沉积一系列TaN单层膜,采用不同V靶功率制备一系列不同V含量的TaVN复合膜,采用不同Mo靶功率制备一系列不同Mo含量的
<正> 一、偏二氯乙烯的制造 1838年V·Kegnaulf首先发现了偏二氯乙烯(VDC).1940年美国道化学公司推出了沙拉(Saran)的商品。Saran实际上是聚偏二氯乙烯的合成纤维产品。以后
苏式课堂提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指出文本表达和语言文字的运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课堂提问必须聚焦表达奥秘,指向语用,启迪学生的语文思维,在教师的引领和点拨下,实
Al-Cr合金是一种典型的二元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抗应力腐蚀及硫化的性能,作为涂层材料在表面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A1-Cr-元合金相图作为基本数据,对于Al
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作为一个国际惯例,得到普遍承认,并且世界范围内多数国家都遵守适用。保险人通过代位求偿权向第三人追偿应该由第三人承担责任的损害赔偿金,可以说有诸多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电子商务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一次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将会在国内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掀起一波新的浪潮。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一种全新
陕西省作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其区域经济发展依然落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年拉大趋势,巨大的县域经济差异己成为阻碍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地研究中国的新情况、新问题,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