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遵义市第二中学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起,核心素养引领并推动了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等关键性活动,其目的是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遵义市第二中学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多个学校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适合本校的“3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笔者以高一年级(18)班和高一年级(19)班分别开展了传统教学和“331”高效课堂教学来进行探究,结果如下:1“3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三学三展一提升。“三学”为导学,自学,合学,其中合学又包含对学和群学;“三展”为自我展,小组展,班级展;“一提升”为教师盘点、总结和提升。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为: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概念知识、课上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课后完成相应的练习,对本堂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归纳,通过该模式教学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形成一个闭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改变备课模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及学习效果,反思课堂并及时改进。2“331”高效课堂教学班中,81%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表示认可,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一倍多,88%的学生肯定该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由49.05%提高到84.90%,班级平均成绩显著提升,优等生人数和中等生人数增加,班级两极分化缩小,班级生物学科成绩整体提升。独学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汇报,互帮互评等一系列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活跃课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接近60%的教师在使用“3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后,发现学生学习效果很好,47%的教师一直使用,23%的教师经常使用,但由于一方面有的老师在教学上已经有一定的模式,让他们突然改变使用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有的老师还在适应阶段,另一方面学生要因材施教,面对不同的学生,或者不同的知识,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所以导致30%的教师不常用和根本不使用。根据此次的研究发现,“331”教学模式能够适用于遵义市第二中学,当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层层落实每一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知识获得感和学习自信心,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自2011年《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国对于落实以生为本的新教学理念和建立促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要求越来越明确。近年来,前置学习作为以学生为本的典型教学模式正得到全国范围大力的推广。而发展性评价作为当下教育研究的重点,应用在前置学习模式中能起到优化作用,并进一步促进以生为本的课堂环境。二者的有效对接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当下教育评价和教育模式的改革需要。本研究通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近年来涉及的试题一般以生活实践为情境,在对基本知识、概念与理论综合考查的同时,还注重考查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在电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贯彻落实化学核心素养,而凝聚了优秀教师学者智慧和心血的高考题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风向标。对高考电化学试题的思想、内容、答题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进而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对于厘清高考电化学试题对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亦步亦趋。自2014年起,教育部提出构建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指导思想,一股基于各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之风在学术界盛行。小组合作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核心素养与小组合作的结合是强强联手,对提高小组合作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中学地理这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但当前的地理教学模式普遍重理论轻实践,以地理核心素养来指导小组合作是地理教学的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及时、高效、多维传递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当下教育中,如何应用日益普及的信息技术,将更加灵活、生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中,实现课堂的多元化并提升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微课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如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单一;课堂参与度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实验条件有限,实验课演变成理论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抓不住教学的重难点,不会记笔记;抽象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课改大幕就此拉开。化学核心素养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有效的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获得理论知识,并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上运用活动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
线上教学发端于早期的远程教学,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线上教学的形式不断变革,发展为今天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完成师生交互的教学模式。新冠疫情发生后,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各级教育单位和教师迅速响应,一场超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验就此展开。开展教学的初期,由于对线上教学的理论认识不够,实践经验不足,教师通常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直接应用于线上,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问题,本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需求各不相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教育迫切需要改革。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它标志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正式开始,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尊重学生差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了高中教学改革的重大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参考古今中外各种教育理念,许多学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分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目前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教师来说,一味地“教”效果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在目前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大大增加的情况下,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合大多数学生,如果教师不作出改变,仍然墨守成规,那么在改革浪潮的推进下会很快被淘汰。对于学生来讲,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仍然按照之前完全依靠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被动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学习模式导致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的民族精神。若想增强国家的凝聚力,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基本执行手段。中学阶段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很大程度上与学校践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生物学中囊括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相当适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丰富青少年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能实现生物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教材分析、行动研究、调查分析的方法,围绕“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这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因此全面普及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成为我国21世纪的主要目标之一。201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对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倡导教师积极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