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磷动态变化对生存率影响的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urongy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血清磷的长程动态变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探讨血清磷不同动态演变模式对生存率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新入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年龄大于18岁、治疗达3个月的患者,排除随访时间不满3个月且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记录患者基线时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每3个月复查透析前血清磷水平,构建血清磷动态随访队列,研究观察的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R3.5.1软件建立联合模型(Joint Model),分析血清磷的动态变化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数值变量比较正态分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用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生存情况分析采用K-M生存分析。风险评估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独立性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最终共669名患者入组分析。男性共396名,占59.2%,女性共273名,占40.8%;平均开始透析年龄为56.4±14.8岁;2.本研究Joint模型共分析6350个随访数据点。平均随访时间2.78年,其中最长随访时间7年,28次随访数据,最短随访时间6个月,3次随访数据。平均随访时间33.4±22.9月;3.将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两组,即全因死亡组与存活组,分析两组的基线情况。出现终点事件者175名,占26.2%,未发生终点事件者494名,占73.8%;4.分析基线值可见,两组间开始透析年龄、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e GFR、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镁、血清磷、平均血磷、血磷变异系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化验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开始透析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e GFR、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钙、血磷、随访期间血磷均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危险比HR=1.029,P<0.001)、低密度脂蛋白(HR=1.242,P=0.003)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5.Joint模型结果显示,开始透析年龄对全因死亡的发生有影响。基线年龄每增加一岁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性增加1.0346倍(95%CI=1.0003~1.0701)。联合系数α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此模型中未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磷的动态变化对全因死亡的影响。6.将随访血磷均值不同分为三组,第1组血磷均值>1.78mmol/L;第2组血磷均值介于1.45mmol/L-1.78mmol/L之间;第3组血磷均值<1.45mmol/L。K-M分析显示血磷均值在1.45mmol/L-1.78mmol/L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均值>1.78mmol/L组及均值<1.45mmol/L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593,P<0.0001)。再根据血磷变异系数(CV)中位数为界值分2组:血磷高变异组(CV>0.19)和血磷低变异组(CV≦0.19)。K-M分析显示低变异组生存率高于高变异组,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0,P=0.035)。7.综合随访血磷均值及变异系数将患者分为5亚组分别为(1)1.45mmol/L≦血磷均值≦1.78mmol/L,CV<0.19,共128例。(2)1.45mmol/L≦血磷均值≦1.78mmol/L,CV>0.19,共101例。(3)血磷均值>1.78mmol/L,CV<0.19,共196例。(4)血磷均值>1.78mmol/L,CV>0.19,共177例。(5)血磷均值<1.45mmol/L,共67例。对5组进行K-M生存分析提示,1.45mmol/L≦血磷均值≦1.78mmol/L且CV<0.19组患者生存率最高,血磷均值<1.45mmol/L组患者生存率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36,P<0.0001)。结论本研究采用R语言Joint模型分析结果未发现血清磷的长程动态变化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的风险。进一步分析显示血磷的不同动态演变模式对维持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率影响有显著差异性。发现血清磷均值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呈现U型曲线。血清磷长期稳定在1.45mmol/L-1.78mmol/L之间、低变异波动可显著降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其他文献
(2021年5月27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签署的主席令,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将正式实施。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推动这部法律的贯彻实施和宣传普及。刚才,5位同志先后作了发言,讲得
随着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不断增加,铁路交通运输网日益密集交错,为了不影响高速铁路正常运营,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取得飞速发展,其相关的研究处在迅速发展期,本文以一座跨铁路转体T型刚构桥为背景,开展了相关研究工,包括以下几点:(1)介绍了桥梁转体施工的方法原理、不同转体方法的适用桥型。总结了跨铁路桥梁转体施工在球铰局部变形、应力分析,满堂支架拆除控制,转体球铰不均匀受力优化等方面研究较
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又称为鲤疱疹病3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 HV-3),能够导致鲤鱼、锦鲤及其变种患上高度传染性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sease,KHVD)。锦鲤疱疹病毒病是在20世纪末被发现及确认的,现已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严重威胁鲤和锦鲤养殖产业安全。目前,锦鲤疱疹病毒病没有药物可以防控,疫苗是控制
磷尾矿和酱香型白酒酒糟属贵州磷化工产业和白酒产业的大宗固体废弃物,因产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研发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而将两者结合制成含磷肥料是实现低价废物高值化的一种新途径。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在堆肥过程中添加外源性解磷微生物以解决堆肥发酵周期长、产品磷元素含量低等问题,但常温条件下分离筛选的解磷微生物是不可能在50℃以上高温堆肥环境中存活5~10天,因此急需开发能耐受高温条
化石能源的短缺以及其利用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对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展现出空前的热情。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再生性强、清洁环保等特点,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减缓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木质纤维素具有复杂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交联结构,具有抗张力、抗机械强度和抗生物降解能力,水解是其利用过程中的限速阶段。本研究以生物质为炭
随着人们对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大,我国海产养殖规模和密度也不断提高,随之产生了大量的海产养殖废水,而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和抗生素以及细菌等病原体会对海洋环境带来极大威胁和破坏。本论文研究了过滤式电氧化工艺以及电氧化联合UV工艺对海产养殖废水中代表性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去除能耗和风险以及反应机理。过滤式电氧化工艺研究中,通过比较证实对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电氧化>>电臭氧>电芬顿,同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深入,环境中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变得复杂且不稳定,如何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某一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信息成为评估其稳定性、建立生态概念和模型的关键过程。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催生出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而今越来越多的研究都离不开分子技术的帮助。环境DNA结合高通量测序来进行多物种种类区分鉴定的方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调查某一群落里物种丰度的方法,近十年来,人们逐渐开始应用DNA
原料药有关物质的研究关系到药物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国家十三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有一课题“药物一致性评价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编号为2017ZX09101001),本文是该课题的其中一个子课题——“药物杂质谱系统分离分析技术研究及标准品的建立”的一部分。瑞舒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和洛伐他汀所代表的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血脂药物是临床上治疗高血脂症的主流产品,阿托伐
有机光伏器件由于质量轻、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制备柔性器件、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研究初期,由于富勒烯材料优越的电子迁移能力使其作为受体,在有机光伏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富勒烯受体在可见光区较弱的吸收、不易调节的分子能级以及较高的合成成本等局限性,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研发新型的非富勒烯受体是当前有机光伏的研究热点。要求新的非富勒烯材料既能保留富勒烯材料高效的电
背景:由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的慢性腹泻、肠梗阻、肿瘤出血、灌肠禁食水,导致患者机体处于脱水、贫血、低蛋白血症状态,从而增加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围术期良好的液体治疗,可以保证机体有效的循环血量,使各器官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与氧供,确保了组织细胞内外环境及酸碱平衡的稳定,从而大大降低了手术后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对采用不同液体治疗方式的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限制性液体治疗策略应用于腹部手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