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桑自然保护区多层次森林植物群落景观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g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黄桑演替阶段森林植物群落景观特征、格局、美学特色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从而为更好地保护黄桑森林植物群落景观、保护区资源管理、园林植物造景、森林公园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提供借鉴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研究结果如下: (1)植物群落景观特征研究结果:①植物区系特征:A、植物种类丰富:有维管束植物213科、848属、2029种。B、植物区系有许多古老的类型,如木兰科、八角科等。C、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D、植物的特有性丰富:中国特有属23个、中国特有种735种,占本区总种数的39.5%。E、植物区系具有地理成分的复杂性和联系的广泛性。②森林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41个群系。③主要植物群落景观有:栲林:木荷林;亮叶水青冈林;石栎林;华榛林;鹅掌楸林;桦木林;枫香林;华南五针松林;润楠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闽楠林:云山白兰林;三尖杉林;龙胜杜鹃林;映山红灌丛;竹林;马兰灌草丛等。④植物群落景观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呈正相关,各景观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普遍高。⑤植物群落景观结构复杂,群落常具三层结构,且物种种类丰富。沟谷及阴坡保存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色林分,如穗花杉林等。⑥植物群落景观具有明显的垂直性分布:海拔1200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200-1400m之间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包括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400-1700m之间为山顶矮林;海拔1700m以上为中山灌丛、草丛带。 (2)景观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斑块特征指数分析结果:各景观类型的密度、分维数指数都较小,植被景观的深展指数都不高,各景观类型斑块的扩散是比较均匀的,没有极端复杂的形状产生,植被景观在演替系列中还没有普遍达到演替的顶级,斑块之间的自相似程度较高。②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总体多样性程度高。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三指数的结果所包含的意义一致,这种一致性充分说明了黄桑自然保护区各植被景观类型分布均匀,各景观类型地位相差较小。③空间构型指数分析结果:保护区的斑块密度为1.0008,即1 km~2的上有1.0008个斑块。这说明斑块数目较少。各景观类型中斑块数目不多,分布也较均匀。保护区景观破碎度指数为0.00708,这表明该区植被景观在研究期内所表现的生境破碎化程度是很低的。就每一植被景观类型来分析,破碎度指数最高的是灌丛和灌草丛景观,其次为栲林景观,其余景观类型的破碎度都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别用发根农杆菌30148,15834和ZALF三种菌株感染三倍体毛白杨叶外植体,并获得毛状根。建立三倍体毛白杨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在含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毛状根再生植
校园隐性文化就是一所学校所秉承的始终如一的内在文化。良好的校园隐性文化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高尚情感,陶冶他们性情。红安县将军城小学创办于1992年9月,由原国家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写校名,王诚汉将军题词勉励师生“拼搏进取,争创一流”,是一所充满活力的窗口学校。学校利用红安具有底蕴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这一资源优势,形成“将军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安全教育的校本课程  安全工作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
期刊
本研究以杨树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选择组培苗叶片和茎段诱导愈伤组织,建立杨树悬浮细胞系并植株再生,进而筛选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PEGΚ高Ca2+高pH法开展杨树原
野鸢尾(Iris dichotoma Pallas)是鸢尾科中的一种野生花卉,其花色蓝紫,植株高矮适中,且有较强的抗病、抗干旱及耐盐碱能力,对环境要求不严格,可用于贫瘠土壤条件中的园林绿化
百合花姿优美,是世界鲜切花市场的五大主要产品之一。但在营销和消费过程中,花粉污染衣物和其他一些有价值的物品一直是一个缺憾。因此,通过调控百合花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形
摘要:本研究以鲁北夏津县黄河故道冲积沙地不同网格大小的农田防护林网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其防风效应、温度效应、水文效应、改良土壤效应、防止风蚀效应和增产效应,并运
核桃(Juglans regiaL.)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及亚洲西部,我国是核桃原产地之一[1,2]。由于核桃是果材兼用的优良经济树种,作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以其很高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